“做豆腐?”杜錦寧驚喜道,“娘,您會做豆腐?”
“嗯。”陳氏應道,“我孃家的鄰居就是做豆腐的,我跟他們家姐兒好,打小就在他家來來去去,對如何做豆腐再清楚不過。以前你爹還在世時,過年的時候,我也會做上幾板豆腐給家裡添個菜。”
杜錦寧雖不願意母親這麼辛苦,但她也知道,陳氏幾個做不了別的技術活兒,又不願意坐享其成,肯定是要找事兒做的。與其去扛木頭,還不如做豆腐呢。
“好。”她從懷裡掏出二兩銀子,遞到陳氏手裡,“這錢您拿著,做豆腐要買些什麼工具,家裡要添置什麼,您自己買。”
陳氏接銀子的手有點抖。
自打丈夫去世,她就再也沒有摸過銀子了。
“錢不夠用的話,再跟我說。”杜錦寧道。
“夠了,夠了。”陳氏道,她抬起頭,有些愧疚的道,“等娘賺了錢,就把錢還給你。你在這個家裡,年紀最小,娘沒能力送你去書院唸書就已很對不住了,哪能讓你賺錢養家?”
“娘,我可是家主呢。”杜錦寧說著,笑了起來。
她很喜歡她的家主地位。這樣的話,做什麼事都沒有管束,她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事。
看著杜錦寧歡快的笑顏,眼淚漸漸迷濛了陳氏的雙眼。
她的小女兒,本應該無憂無慮地被母親姐姐保護著。可現在,她不光要謀劃分家的種種,如今還要養家。
最難得的是,她還沒有一絲抱怨。
“娘,飯做好了。”杜方蕙的聲音從廚房裡傳來。
陳氏趕緊轉過頭去,用袖子抹了抹眼淚。
為慶賀分家成功,喬遷新居,今晚特意做了大米飯,還炒了杜寅生送來的臘肉。一家子圍在火塘邊,吃得格外香甜。
因兩間房的床都不大,晚上陳氏是跟杜錦寧睡一張床的。
反正現在院門一關,她們怎麼過日子別人也不知道,倒不講究什麼男女大防——本來也沒男女大防可講。
也不知是擇床,還是別的原因,杜錦寧晚上躺在床上久久睡不著,聽著陳氏均勻的呼吸聲,她又不好亂動,只得閉著眼睛想著往後的日子怎麼過。
陳氏對於未來的生活已有了安排,那就是佃別人的田來種,再做豆腐,養些牲口。這是農人最慣常的生活方式。但杜錦寧覺得,這樣既辛苦又賺不到什麼錢,還不如做些別的輕省的來錢的活計才好。
她前世是網路寫手,自然也是個老書蟲,看過無數的穿越種田文,自然知道許多女孩子穿到了古代農家,因著大吃貨國對美食的孜孜追求,現代的烹飪手段比古代強太多了,所以大家都做美食去***如滷豬下水,做涼拌菜。
杜錦寧只吃過陳氏和姚氏做的菜,沒去過城裡大酒樓,對此沒有調查,所以沒法給出結論。但有杜雲年對三個姐姐虎視耽耽,她不放心讓姐姐們每日跑到城裡賣東西,這條路讓她迅速否定了。
最好是給坐在家裡做的活計,做好後再由陳氏拿去城裡賣的。
做什麼好呢?
正當杜錦寧冥思苦想的時候,忽聽外面“咚”地一聲,好像有什麼動靜。
杜錦寧一凜,豎著耳朵聽著,似乎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音,緊接著又消失了,外面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