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位秀才這樣的情況許許多多。原先那些讀書人,想要考功名,不可能無所事事地跟到茶館來聽說書;又有那些有事兒做的,比如衙門的小吏,店鋪的掌櫃、賬房,鄉下的鄉紳地主,也是沒時間來聽說書的。古代的娛樂又如此貧乏,想要打發時間都不知道幹什麼,現如今有兩部口碑如此好的話本子,自然要買來看一看。
於是《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的第一冊和第二冊,各印了五百本,也不過兩天的功夫就被搶購一空,還有人不停地來問有沒有貨,追問後面的冊數什麼時候印出來的人更是不計其數,書鋪裡的夥計回答這些問題都累的夠嗆,還是姚書棋寫了一張告示貼在木板上,豎在大門口,這才免了許多口舌。
杜錦寧下了學,到書鋪裡來看了看情況,旋即吩咐道:“你們統計一下,看看買話本的茶客有多少,佔了多大比重。”
姚書棋見賬房先生答應一聲,便開始統計起來,不由問杜錦寧道:“杜少爺,統計這個幹什麼?”
“想看看是茶客買的多還是其他人買的多。”杜錦寧道。
這其實是一句廢話,杜錦寧真實的打算,當著賬房與夥計的面,並沒有說出來。
她覺得,是時候到其他縣和府城裡去開鋪子了。至於是茶館和書鋪同時開業,還是先開茶館後開書鋪,就得看看這統計的數目。
她跟關嘉澤、齊慕遠不同,跟章鴻文也不一樣。
關嘉澤和齊慕遠完全沒有賺錢的需求,他們即便不賺一文錢,家裡都能為他們提供一輩子的錦衣玉食;而章鴻文的目標是科考,至於賺錢什麼的,都可以交給父親或是兄弟去做。他如果專注於賺錢,那是本末倒置。
而杜錦寧卻跟他們完全不一樣,她沒有家世可以依靠,也沒有父兄可以一起打拼,她只能靠自己。至於科舉,她雖會參加,但拜相封候、權傾朝野從來不是她的終極目標。
她喜歡的還是小錢錢。
她要狡兔三窟,要去其他大城市甚至京城去買宅子,還要到那邊去買田地鋪面,這些都要錢,可不是一處茶園和幾個茶館、書鋪的收益所能支撐。
所以她要進行生意擴張。
賬房很快就把資料統計出來了,稟報杜錦寧道:“六成是茶客買的,四成是其他客人買的。”
“你再看看第一天茶客佔多少,第二天茶客又佔多少。”
賬房愣了一愣,統計了一番又道:“第一天茶客佔了八成,第二天只佔了四成。”
杜錦寧點了點頭,心裡有譜了。她看了看天色,道:“時辰差不多了,上板吧。”
古代的店鋪,門板都是活動的,早上來把門板拆下,傍晚關門時再把門板一塊塊按上去。所以早上開門叫“下板”,晚上關門叫“上板”。
早在半個時辰前姚書棋便將今天的貨與錢都盤點過了,聽得杜錦寧的話,他便道:“大家把東西收拾好,上板吧。”
賬房先生和一個夥計都快手快腳地收拾好東西,把門板上上去。
見杜錦寧還站在那裡沒走,姚書棋上前問道:“杜少爺還有什麼吩咐?”
“魯小北家和秦老六家你知道不?”杜錦寧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