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笑一聲:“我今天把他輕輕放過,你看看他是不是能真心悔改,會不會過幾日又鬧出人命來。反正闖了禍有人包庇,不會受懲罰,看誰不順眼我直接就要人性命,這就是這些紈絝的心理。你看似護他,其實是害他。他祖父這樣想我能理解,可你唐教授這算什麼?”
這包庇殺人犯的大帽子一扣上來,唐昭冷汗直流,一張臉頓時漲得通紅,嘴裡囁嚅道:“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楊雲濤懶得再跟他說,站起身對捕頭喝道:“怎的還不去?趕緊把人綁了送到衙門去。”
祁元道和杜載德本還想喊冤的,並不承認孫子(兒子)有害人之心。可被楊雲濤這麼一攪和,注意力馬上就轉移了,上前就哀求楊雲濤網開一面,看在兩個孩子年歲不大的面上,把這件事私了了。
杜錦寧看得好笑,對齊慕遠眨了眨眼。
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啊。雖說證據確鑿,但祁元道本身有聲望,再加上祁家盤根錯雜,只要他們咬死不了認,這件事往後拖一拖,即便楊雲濤是知府,恐怕末了也只得把祁思煜兩人放了——畢竟沒出人命,事態並不嚴重。理法不外乎人情,楊雲濤想在這地界做穩這個官,當地人的支援也是很重要的。而這件事,可能就不了了之了。
可現在楊雲濤來了這麼一招,這些人直接放過了喊冤的最佳時機,只求他私了,那就等於承認了罪行。
如此,就好坐下來談一談了。
果然,祁元道和杜載德把好話講了一籮筐,楊雲濤順勢就坐下了,對兩人道:“你們既要私了,那你們說,怎麼辦吧。不是我說,你們的孩子是孩子,別人的孩子也是孩子。你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們的孫子、兒子屋裡被人放了蛇,差點喪命,你會如何對別人?”
作為心疼孩子的家長,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老子弄死他”。
祁元道和杜載德代入了一下那場景,面上都訕訕的。
“杜載德我就不說了,他家就那樣。到是祁先生你,你是做先生的,德高望重,平日裡你教導弟子是如何的,想來不用我多說了吧?現在你孫子犯錯了,你說怎麼辦吧。既要私了,那就拿出你的誠意來。”
杜載德的臉紅了又青,青也又紅。
什麼意思?什麼“就那樣”?這是說他家風不正麼?
可想一想前段時間兒子帶叫人砸了杜錦寧家的大門,他低著頭就不敢說話了。
祁元道被楊雲濤說得也是羞愧難當。
他一輩子的老臉,都在今天給丟盡了。
他想了想,誠心誠意地想給杜錦寧賠償:“我在太學還有幾分薄面,我寫封舉薦信去,舉薦杜錦寧入太學,不知大家覺得如何?”
楊雲濤一聽這話,點了點頭。
這也算是祁元道拿出來的最有誠意的道歉了。對於讀書人來說,拿錢賠償是最低俗的,唯有讀書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看向了杜錦寧。
杜錦寧搖搖頭:“我家境不好,而且一門婦孺,不宜去京中求學,祁先生的好意學生心領了。”
他這話說的客氣,並沒有因為祁思煜要害自己性命就對祁元道無禮。此話一出,頓時獲得了在場先生及學子們的好感:看看人家杜錦寧,心胸就是寬闊;再看看祁思煜,那就是一坨狗屎,稍不順他的意就要取人性命,這種人簡直太可怕了。
“那你要什麼,可直接說出來。”祁元道也知道杜家除了錢,是拿不出什麼東西來的。而杜錦寧說家境不好,但能在葫蘆巷建起那麼大個宅子,看上去也不是個缺錢的,他乾脆自己做主跟杜錦寧談。
他覺得,透過楊雲濤和齊伯昆這些人談,他肯定討不了了,但杜錦寧一個小孩子,也沒見過什麼世面,稍給些好處、再用老師的威嚴壓一壓,他拿點好處便也罷了。他既罷了手,楊雲濤等人也不好說什麼了。
在場的都是人精,誰看不出祁元道心裡這點小九九?唐昭期望小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不出聲;而齊伯昆和袁修竹深知杜錦寧是個小狐狸,祁元道想要從杜錦寧手裡佔到好處,可能還得再修行幾百上千年。
於是大家都不阻攔,也不出聲,只豎起耳朵,聽杜錦寧怎麼說。
杜錦寧搖搖頭,一副乖寶寶的樣子:“祁先生說哪裡話?祁師兄雖看我不順眼,想害我性命,但我豈是那等貪心不足、要佔人便宜的人?我什麼都不要,真的。這件事我也有錯,當初祁師兄邀我去參加詩會的時候,我就應該去,不該抹祁師兄的面子;後來院試我也不該得案首,讓祁師兄只得了個第四名。後來府學裡舉辦詩會,我也不該佔了第一名。總之,像我這種沒權沒勢的平民子弟,就應該夾著尾巴做人,怎麼能搶祁師兄的風頭呢?這都是我的錯。我落到如今這般田地,全是我咎由自取。”
聽到這番話,在場的人都差點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