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慕遠猶豫了一下,這才道:“好。”
齊伯昆滿意了。
“等你們商量好,再讓人通知我。我好抽時間帶你們去辦入學手續。”
“好。”
第二日,齊慕遠沒有去找杜錦寧,而是寫了一封信,讓觀棋帶過去。
他信裡首先就問杜錦寧是不是忘了自己的志向。如果沒忘,就別拿上學的事賭氣。她想跟他疏離並不難,只需在書院裡不理他好可,不必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杜錦寧接到信,看了之後,心裡又酸又澀。
四年的時間,她跟齊慕遠朝夕相處,兩人相依相伴早已成為了一種習慣。齊慕遠心裡有她,她對齊慕遠也不是沒有情。可是為了古代這狗屁倒灶的破規矩——不許女子升學入仕——她生生地要把齊慕遠推遠,從此成為陌路。
穿越到這古代這麼多年,她第一次流了眼淚。
抹乾眼淚,平復了一下心情,她把觀棋叫進了院子,道:“你家少爺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回去告訴他,我本不打算入太學的,無奈我老師,即關先生把我痛罵了一通,硬把我押著去了太學。現在我已透過太學的入學考試,辦了手續了。所以這個問題,你讓你家少爺不必擔心。”
說完見觀棋還愣在那裡,她道:“行了,就這麼說,你回去吧。”
觀棋雖不知道自家少爺信裡說的什麼,但總感覺杜錦寧這反應怪怪的。
以前,即便杜錦寧不親自去找他家少爺,那也一定會寫封信讓他帶回去,很少像現在這樣讓他轉述口信的。而且,這口信似乎很多關鍵的東西沒說清楚啊。
不過作為下人,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是職業守則的第一要義。見杜錦寧朝自己揮手,示意自己離開了,觀棋只得施了一禮,退了出去。
回到家,他把杜錦寧的話一字不落地跟齊慕遠說了。齊慕遠愣愣地發了一會兒呆,這才道:“行了,你下去吧。”
觀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撓撓腦袋退下了。
齊慕遠當晚便讓下人給齊伯昆留了話:“杜錦寧被關夫子大罵了一通,押著他入了太學了。”
這話說得很有技巧,闡述的雖是事實,卻讓齊伯昆以為是關樂和發現兩個孩子吵架後,押著賭氣的杜錦寧去太學。而杜錦寧因為跟齊慕遠生氣,所以也沒來通知他。
兩個向來懂事的孩子吵嘴生氣,齊伯昆不光沒擔心,反而覺得有趣。這個年紀的孩子,不就是這樣吵吵鬧鬧的麼?隔不多久,兩個人又好得跟一個人似的,沒什麼可擔心的。
因此杜錦寧藉著關樂和的關係入太學,沒有承他的情,他也沒有多想,更沒生氣。他抽了個空帶著齊慕遠去辦了入學手續,這件事就算是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