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錦寧見齊慕遠的目光朝自己望來,便也回望過去,用目光詢問他有什麼事。齊慕遠卻也不說話,只朝她笑了笑,便收回了目光。
杜錦寧也不在意。
兩人風華正茂,又都唇紅齒白,眉眼俊秀,這麼坐在一起,微笑眨眼,互相之間十分默契熟稔的樣子,頓時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旁邊的一位進士見了,笑著問道:“杜相公跟齊相公認識?”
這位進士四十來歲年紀,滿臉和善,眼裡卻閃著精明。剛才一聽說杜錦寧和齊慕遠的名字,態度就變得十分熱絡。
殿試的名次沒出,但會試的名單上,杜錦寧和齊慕遠可是排在前面的。兩人年紀這麼小,容貌十分出眾,在殿試的時候又都坐在第一排,十分矚目,跟他們一起坐在大殿上應試的貢生們可都認得他們——貢生一共三十九十八名,大殿再大也最多容得下一百名,其餘的貢生都被安排在偏殿或是走廊上寫文章。能跟杜錦寧他們在一個殿裡參加考試的,名次都比較靠前。
所以聽得這話,大家都朝杜錦寧和齊慕遠望來。
杜錦寧點點頭:“認識。”只這兩個字,顯然不欲多說。
齊慕遠早就恢復了他冷冰冰的狀態。
那男人見狀,只得將肚裡的疑問嚥了回去,只是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兩位果真是少年英才啊。”
“鐘相公過獎了。”杜錦寧雖彬彬有禮,態度上卻不見有多熱絡。
那位鐘相公只得閉了嘴。
屋子裡恢復了靜默。
不過,總有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在杜錦寧和齊慕遠身上打轉。
好容易十人都來齊,一個大太監進來,掃視了眾人一圈,對大家道:“大家按著我念的順序來排隊,我念在前頭的,一會兒就走在前面。”
大家頓時緊張起來。
這位大太監念出來的順序,應該就是殿試時成績高低的排序。雖說最後狀元榜眼的還要皇帝最後定奪,但十人裡你如果排在後五位,再如何也不可能中狀元、榜眼、探花,除非……
大家都有意無意地朝杜錦寧和齊慕遠瞅了一眼。
自古探花都是年輕且長得好的。如果杜錦寧或齊慕遠排在後五名,沒準皇帝見他們顏值高,就把他們其中一個拎上來,做了探花。如此一來,他們辛辛苦苦用真本事考得的名次就要往後推了,這實在是讓他們不甘心。
要知道,欽定御批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這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俗稱“朝考”。最後二甲和三甲的進士,要綜合殿試和朝考的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也就是說,前三名的一甲,跟後面的二甲、三甲,區別是很大的。
如果杜錦寧和齊慕遠憑著年輕與顏值,就從末位提到前面來,做了探花,這些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科舉考試、只差一腳就能光宗耀祖的新科進士們,肯定是十分不服氣的。
但在皇權至上的古代,不服氣也得憋著,這就讓大家對這兩個小年輕十分沒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