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上的佃農雖沒簽賣身契,不過一直佃著原先那個地主的田地來種。這會子忽然換了個東家,而且這個東家還拿了一種他們沒見過的稻種,叫他們現在就育苗,不聽話的就不再佃田地給他們,他們都惶惶不安。
這會子聽到東家來了,莊頭領著每一戶的戶主都迎出了莊口。
杜錦寧在馬車上就脫了官朝,換上了常服。此時一身月白色錦鍛長袍,十足的翩翩佳公子模樣。看到新東家是這樣一個後生,佃農們的心都涼了。
一看就不靠譜啊。
杜錦寧看到一張張愁緒不展的臉,轉頭問姚書棋:“雙季稻和占城稻種的事,你都跟他們解釋了吧?”
“解釋了的。但他們沒聽說過,更沒種過,心裡不安,生怕到時候沒有收成,明年鬧饑荒。”姚書棋道。
杜錦寧點點頭,走到一個土坡上站定,環視了在場的人一圈。原先因杜錦寧的年輕俊美還有些“嗡嗡”的議論聲,隨著她目光的掃視而停了下來。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杜錦寧沒有廢話,直接進入正題,“那麼現在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另外佃別人的田地來種;如果不願意走的,那麼可以跟我籤一個契約。咱們約法三章,如果今年的糧食收成少於二石一畝的,我不光不收你的租子,還補貼大家每戶十五兩銀子。如果每畝糧食收成在二石至三石之間,我不收租子,不過也不會補貼;如果每畝多於三石糧食收成,我收大家兩成租子。”
見大家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她道:“這些咱們可以直接籤契約按手印,到官府去立紅契。”
“不過……”她提高了聲音,“如果佃我的田地耕種,就必須聽我指揮,一切按我的要求來做。這個,也要寫到契約裡去。如果不按我的要求做,不光沒有收成與補貼,當即趕出莊子去。”
大家聽到原先的條件而亢奮的情緒,一下子冷靜下來。
他們你看我,我看你,誰也拿不定主意。最後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莊頭身上。
莊頭相當於村長,雖也有東家指定,但大部分的莊頭都是大家自發選出來的。
這位莊頭姓宋,五十多歲年紀,身板硬朗,精神矍鑠。
他清了清嗓子,對杜錦寧道:“杜東家的為人,我們自然相信,更不用說還立了契約。如果糧食欠收,大家吃不上飯,我相信杜東家一定會按著契約上的約定補償我們的。”
“不過,老頭兒我想代表大夥問問,如果今年糧食欠收,到明年杜東家仍要按自己的想法種田嗎?杜東家現在就育苗,要種什麼雙季稻,這種說法是從哪裡聽來的?”
杜錦寧就看了姚書棋一眼。
姚書棋立刻站了出來,笑道:“大家還不知道我們東家是什麼人吧?東家是今年的新科狀元,現被皇上派到潤州來做同知,官階六品。東家年紀雖輕,卻一直鑽研農事,去年提出再生稻,使得京城的稻田增產了五成還多……”他將杜錦寧在農業上的成就好好吹了一波。
待姚書棋說完,杜錦寧就道:“如果大家覺得我不靠譜,可以不佃我的田地。這件事不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