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四十章 意欲如何?

而趙昶來潤州,一旦出了事,關嘉天作為當地的主政官,也是要擔責任的。所以杜錦寧早已把趙昶的真實身份告訴了他。

“父親總說你思維縝密,算無遺漏,我算是見識到了。”關嘉天笑道。

杜錦寧一擺手:“別別,我聽這話,怎麼不是誇我,而是損我呢,聽的我瘮得慌。”

“你小子……”關嘉天指著杜錦寧,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兩位大人。”林宣小跑過來,“有個先生問,寫文章有沒有時辰上的限定?他寫文章向來慢,沒一個時辰都不一定寫得好。”

關嘉天看向杜錦寧。

杜錦寧想了想,道:“這樣,勞煩你跟幾個同窗去通知每個人,就說寫文章沒有時間限定。不過茶會到現在就算是結束了,有人嫌這裡不夠安靜,想回家去寫也可以。明日天黑之前派人把文章交過來就可以了。”

說著她又道:“今天有勞你們了。回去後你們也可以寫文章交過來。如果對茶會的內容不感興趣,也可以把你們平時的策論拿過來,讓陸先生他們幫你們指點指點。”

林宣大喜,作揖道:“多謝杜大人。”

待林宣走後,關嘉天問杜錦寧:“其實你可以設定一個時限,這樣你也不用這麼辛苦。”

杜錦寧作為主人,是要等在這裡送客的。把時間拉得太長,她自己等得久、浪費時間且不說。有些人一個上午沒寫完,杜錦寧還得招待他們吃午飯。又要調廚子過來,又要買菜做飯,麻煩的不是一丁半點。

杜錦寧搖搖頭:“這次茶會上的文章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希望大家寫出好文章,而不是因為時間的關係限制了水平。有人想回去讓人給潤色一下也可以,只要文章好就沒問題。”

關嘉天看向杜錦寧,眼眸裡充滿了深意:“你舉辦這次茶會,到底是何用意?”

他跟杜錦寧相處了也這麼久了,卻發現自己完全看不透杜錦寧。

別人舉辦各種集會,往往都是擴充套件人脈。可杜錦寧來潤州這麼久,平時連衙門都很少去,城裡的各種應酬她一概不參加,這算是對人脈看重的意思嗎?

而且,杜錦寧真想要拓展人脈,在京城裡時就可以舉辦茶會了。她結識的人本就多,趙昶還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席茶會。到時候再把馮學正、齊伯昆這些人一邀請,茶會的規格不知比潤州的高多少。

潤州這個小地方,最有名望的莫過於書院的秦山長了。而秦山長無論是才學還是聲望,連陸九淵等人都不如,有什麼值得杜錦寧拉攏的呢?

如果不是拓展人脈,而是專門宣揚什麼“茶道”理念,關嘉天又不信。

雖相處的時間不長,但他也看出來了,杜錦寧是一個十分務實的人。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極強的目標性,而歸根到底,就是為了整個大宋的富強和百姓的溫飽。

就比如杜錦寧做的農事研究。

別人都說杜錦寧整日呆在自己的莊子上,還建了那麼一個漂亮的園林,又招了一些文人墨客(指陸九淵等人)在那裡吟詩作詞,她身為同知,卻連衙門點卯都不去一下,只偶爾去巡視一下農田水利,這方面有什麼事還得陶華暉去處理,完全就是尸位素餐。

可關嘉天卻知道杜錦寧是真真切切地在做農事研究。

她在研究一種叫“雜交稻”的優良稻種。

一旦這種稻種研究成功,將對大宋的糧食產生巨大的影響。有這樣的稻種,再加上雙季稻,如果還加上種在杜錦寧旱地上的“玉米”,實現天下無飢,絕對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