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五章 施寒山(二合一)

想想每月初一購買《種田記》時的盛況,要是每個買了《種田記》的人都買一份報紙,想來看報紙的人也不少。自己的文章如果能刊登在報紙上,那豈不是名聲大噪?真是這樣,自家在太學裡做夫子的老爹就不會整日嘟噥說自己不思進取了吧?

這麼一想,施寒山就精神振奮,細細研讀起那幾篇文章起來。

報紙上一共刊登了四篇文章,一篇是新科狀元杜錦寧的,另三篇則是四門學的夫子陸九淵等人的。而四篇文章裡,倒是那位新科狀元的文章說得比較透徹,四篇文章隱隱以他為首;他的文章也刊登在上面最中間的位置上。

“觀畫,觀畫……”施寒山朝外面喊了兩聲。

那個買報紙又得了賞錢的小廝飛快地從外面跑了進來:“少爺,您喚小的?”

“上次金榜提名,跨馬遊街你是去了的吧?那個頭名狀元是不是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年輕小子?”施寒山問道。

施寒山今年三十來歲了,自打五年前中了舉人後,他就放下了書本,決定再不去參加會試,為了這事,他六十來歲的老爹差點沒把棍子打斷。

為了這個,施寒山對全城矚目的金榜提名心有牴觸,並沒有去看這場熱鬧。擔心老爹問起,他還是派自家的小廝觀畫去看了看。

“是的,老爺。這位新科狀元長得十分俊美,小人聽旁人提起,他今年才十五歲。”觀畫道。

“行,我知道了。”施寒山揮手讓觀畫下去,對報紙上刊登的四篇文章又有了新的看法。

原先,他覺得能刊登在這種人手一份的報紙上的文章,就應該像那些出書的大儒一般,學問是頂尖的,地位也是極尊崇的。而四篇文章裡所闡述的觀點,也確實給他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創造一種新的學說啊,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非學問極好的大儒莫屬。

可現在,知道四篇文章裡為首的是一個十五歲毛還沒長齊的毛頭小子,其餘三個也只是四門學的夫子,這對於有一個在太學裡做夫子的父親的施寒山來說,就生不起什麼敬畏心了。

這樣的人都能寫文章刊登在報紙上,我又比他們差到哪裡去?

這麼一想,他就磨墨提筆,寫起文章來。

那一夜,施寒山就直接歇在了書房裡,書房很晚才熄燈。

第二天,他就派了管家,拿著他的帖子,去了書鋪那裡,要求刊登文章。

書鋪的掌櫃都得了莊越的授意,態度極好的接待了施府管家,把文章接了下來,又告訴他道:“這些文章我們會交給太學的學正馮夫子以及四門學的學正周夫子審閱甄別,過了稿的我們就會刊登在下一期的報紙上。”

稽核這些文章,本來杜錦寧打算安排史修來做的。但他們四人要做靶子給別人打,自己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未免太不嚴肅,也不夠公平。而且以史修的身份與在儒學界的資格,會被人質疑報紙刊登的文章的水平。杜錦寧臨出京前,就去請了太學的馮季康做審稿人。

馮季康身為太學的學正,本身就是做學問、並以學問立足的。在看了杜錦寧等人的文章,又聽她說起報紙的前景,知道以後文人學者要在報紙上刊登文章,都得經過他的同意,他就欣然允許了此事,還推薦了自己的一位好友,也是當世大儒、四門學的學正周東盛跟他一同審稿。

本來施府管家還想頤指氣使一番,用身份來強壓掌櫃立刻答應刊登自家少爺的文章,此時一聽要經過馮學正和周學正審稿,他的氣焰就消了下去。

哎呀媽呀,辦報紙的是什麼人啊,竟然請得動馮學正和周學正來做審稿人,可見背景不一般。這種人,可不是他們施家能招惹得起的。

他老老實實放下文章回去覆命了。

施寒山聽到管家回稟此事,也無可奈何。只得在家等待訊息。

“少爺。”觀畫給施寒山出主意,“估計送文章去審的人還挺多,您光在家裡等也不是個事兒,不如您去那四位登了文章的人家裡去,跟他們辯論一番。您不是說他們的身份一般嗎?要是用您的理論把他們駁倒,您的名聲就傳揚出去了。到時候,再讓老爺去馮學正那裡說說情,刊登文章豈不就容易了。”

“啊呀,還是你小子鬼點子多呀。就這麼辦!”施寒山表揚道。

他先讓小廝出去打聽了一番,發現杜錦寧早就被外派到潤州任職去了。陸九淵三人倒是在京中。

他換了身衣服,直奔陸九淵家裡。卻被陸家人告之,陸九淵三人也去潤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