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零三章 誰來背鍋?

由於桂省那邊種植雙季稻多年,有著豐富的經驗。現在準備大力推廣雙季稻,吳證還特意叫人去桂省收集資料。所以他對雙季稻的情況比較清楚。

稻田裡再一次一片寂靜。

吳證深深吸了一口氣:“走吧,去中田看看。”

大家連忙起身,一行人往中田那邊去。

不用挑選,直接收割上一季金公公指的那一塊。

一個半時辰後,聽著報出來的資料,大家又陷入了沉默。

五石二十斤,比起上一季來的七石七十三斤,足足少了兩石五十斤。

宋莊頭作為具體負責高產水稻種植的,自然參與了收割儀式。他年紀大了,沒有下田,而是跟官員們一樣,站在旁邊看。不過他自知今年會減產,生怕被責怪,一直沒敢作聲。

這會子他忍不住,嚅嚅地道:“那塊下田,原是春天時由旱地改良而成的,比較貧瘠,經過半年的改良,比原先要好一些。”

言下之意,就是因為那塊地肥力增加了,所以兩季的產量才沒像這塊田一樣差的那麼遠。

拍馬屁的那個官員禁不住對宋莊頭瞪眼睛:“你說,是不是你們種田的時候出了差子,才導致稻穀減產的?”

下田如此,中田亦如此,早早看過上田的稻穀飽滿程度的,自然清楚上田的畝量沒辦法再心存僥倖。

那麼,在杜錦寧手裡就高產,到了他們手裡就減產,這個責任由誰來負?今年風調雨順,又有杜錦寧修建的水田工程做保障,他們想把鍋甩給老天爺都不成。那麼讓莊子上的一群莊稼漢來負責,是最明智的選擇。

宋莊頭心裡“咯噔”一下,原先的擔心成為了現實。

他立刻跪了下去,大聲喊冤道:“冤枉啊,我們就是照著杜大人教的方法做的,不敢有半點差子,這件事,吳大人也是清楚的啊。”

說著,他眼巴巴地望著吳證,期望吳證能給他個說法。

這一季稻田種植的時候,正是杜錦寧失蹤的時期。為免這些人因為杜錦寧的緣故對朝庭有怨,不好好種田,吳證和好幾個官員還分頭找了宋莊頭、秦老漢、王老漢以及莊子上種田種得比較好的人問話,問他們這雜交水稻是怎麼種的,有沒有特別要注意的地方,並把他們的說辭用筆記了下來。

最後吳證將這些人的說辭一一對應,發現他們說的都差不多,這半年來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證明他們並沒有搗鬼。

一群老老實實的莊稼漢,也沒那麼大的膽子。

吳證還算正直。他道:“不怪你們,起來吧。”

宋莊頭大喜,連連磕頭:“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跟著宋莊頭跪下的漢子們,也一個勁地磕頭。

吳證深深嘆了一口氣:“走吧,去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