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公主可以改變這一切的。”杜錦寧悠悠道。
趙明月一聽,停住了腳步,滿是期盼地問道:“怎麼改變?”
“辦女學。”杜錦寧道,“科舉制度改變了整個國家的用官格局,讓平民子弟依靠讀書獲得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改變了命運。女子也是可以的。”
她笑了笑:“我就是一個例子。如果我不女扮男裝,沒能獲得讀書的機會,我可能早就嫁給一個鄉里漢子,做一個愚蠢的鄉間農婦了,哪能站在這裡跟公主說話。”
趙明月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
想了想,她猶疑道:“可是,朝堂的那些官員一定會阻攔的。”
“你別說是為了女子,而是為社稷著想嘛。女子識字受了教育,有了見識,自然更能教育好兒女。一個無知婦人教育出來的孩子,跟識字明理的婦人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是不一樣的。整個社會都是高素質的母親,那麼整個國家的下一代又會怎樣的出色?大宋是不是會比別的國家更富強昌盛?”
趙明月轉過頭來,眼眸亮得如星辰。
“你……你到底是怎麼想到這些的?”她嚷嚷道。
旋即她又有些沮喪:“同樣是女子,人跟人之間的差距怎麼這樣大呢?”
她看著杜錦寧,好奇地問道:“讀那些四書五經,真的能讓人變得這樣聰明嗎?”
杜錦寧聳了一下肩:“更聰明一點肯定是可以的。不過想要跟我一樣聰明那就別想了。”
趙明月被她的不要臉打敗了,白了她一眼:“你就不能謙虛一點。”
“謙虛就是虛偽。我這是真誠。”杜錦寧笑嘻嘻地貧嘴道。
說話間,兩人已走到了寧壽宮。
鄭太后看著女兒跟著一個女子走了進來,那女子身材高挑,容貌出眾,行止之間自有一番灑脫自信氣質,她便知道這就是杜錦寧了。
想想當初女兒死活要嫁給這個偽男子,杜錦寧還當著趙明月的面跟齊慕遠親吻以示她是斷袖,鄭太后的心情就十分複雜。
“民女杜錦寧,拜見太后娘娘。”杜錦寧進了殿來,給鄭太后行禮。
“平身吧。”鄭太后收起心裡的種種想法,笑著對杜錦寧道,“你身為女子,能研究出高產水稻,十分了不起。哀家喜歡聰明能幹的孩子,欲收你為義女,你意下如何?”
這都是齊伯昆幫談好的條件,杜錦寧自然不會拒絕,當即磕頭謝恩。
鄭太后讓人將她扶起,看了看趙明月:“你們是同一年生的,明月是三月份的生辰,錦寧是正月,往後明月便喚錦寧為姐姐了。”
趙明月滿臉複雜地看著杜錦寧,輕喚了一聲:“姐姐。”
待杜錦寧從寧壽宮出來回了杜家,趙晤的聖旨也到了,宣因鄭太后收杜錦寧為義女,特封杜錦寧為寧國長公主,食邑萬戶。
訊息一經傳出,滿城又是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