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四十二章 開鐮收割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吳證在旁邊看著,越發佩服杜錦寧。

他佩服杜錦寧對於錢財沒有半點貪心,更佩服她寬闊的胸襟,心懷天下。

一般人,就算知道把窯口送給趙晤,既避了禍,又得了皇上歡心,也不一定能下得了這個決心。杜錦寧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卻比許多男人都強太多了。

從莊子回京城的路上,他禁不住又跟趙晤舊話重提:“皇上,寧國長公主她真是一心為了大宋好啊。也唯有這樣的人,才能一心一意為百姓黎民著想。現在水稻眼看就要豐收,臣以前提議讓長公主做大司農,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這件事,朕要先徵求寧國的意見。如果她不反對,朕會在水稻畝產出來的時候向朝臣宣佈。”趙晤道。

吳證頓時一喜。

趙晤說的是向朝臣宣佈,而不是提交朝臣商議,可見是下定了決心,完全不去考慮朝臣們的意見,要以強硬的手段將這個結果直接公佈。

現在的皇上可不是以前的皇上了。

以前皇上要做什麼,還得看世家的臉色,如果世家反對,他想做什麼都不一定能獲得透過;可現在世家勢微,皇上一言九鼎。只要他心意已決,朝臣根本就不能反對他的決定。

趙晤雖然這樣說,但水稻產量沒有出來,提這件事還是太早了。他就算要給個官職給杜錦寧,也得杜錦寧真真切切地把成績拿出來。如果水稻的產量沒有七石,哪怕能有六石半,他也不好直接把一個官職戴到杜錦寧頭上。

所以他得等水稻產量出來。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到稻穀開鐮的日子。

知道整個京城的眼睛都盯著這五百畝稻田,杜錦寧提前兩天把收割的時間報了上去。這日一早,吳證也領著工部的幾個官員到了現場。除了他,宮裡也來了人。不過這一次不再是金公公,竟然改成了吳公公。

吳公公是趙晤身邊的第一人,因為忠心且武功高強,向來不離趙晤左右。

可今天趙晤竟然把他派到莊子上來,叫在場的官員們都悚然一驚。

“公主。”吳公公一到,也顧不上紛紛上來跟他打招呼的官員,將杜錦寧叫到一旁,輕聲解釋,“皇上本來要親自來的,可擔心水稻的畝產達不到預期,讓您承受太大的壓力,所以就派了老奴過來。皇上對高產水稻的看重,您是知曉的。”

“多謝皇兄。”杜錦寧對皇宮方向拱了拱手,對吳公公笑道,“皇兄都是為我好,我明白的。”

因為今天要在田埂上走來走去,她今天穿的是男裝。就算作拱手禮,也絲毫不覺得違和。

吳公公也知道杜錦寧是個極明白的人。響鼓不用重錘,趙晤的心意,杜錦寧一點就透。

他也不多說,問道:“什麼時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