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道:“正巧駙馬跟臣妹一起進了宮。現在在東五所。待臣妹去喚他過來。”
說著施了一禮,便退了出去。
趙晤見她領會了自己的意思,心情極好地領著眾人回了大殿。
有眼色的可不僅僅是杜錦寧。
趙晤一坐下,戶部尚書就道:“皇上,有了長公主剛才送來的車,咱們是不是不用買馬了?”
雖然杜錦寧說能日產十幾輛那樣的車,還有兩種其他車型,但回到大殿西夏和金朝的使臣就懷疑起來,覺得杜錦寧是趙晤特意安排的,弄了一輛不知怎麼造出來的車,來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好在談判中取得主動地位,迫使他們降價。
心裡這樣想,再聽到戶部尚書說這話時,兩人雖然心裡有些微微的緊張,面上卻是絲毫不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他們不作聲,就看趙晤怎麼把戲演下去。
今年大宋朝庭的採購計劃是打算買三千匹好馬的,這是為了補充騎兵營生病、衰老、死亡的馬匹,同時增加騎兵的數量。
自打杜錦寧向趙晤進言,讓他不要重文輕武后,趙晤跟齊伯昆幾個老臣商議良久,決定提高武將的地位,同時逐年增加軍費。為了不引起夏金遼的注意,騎兵也是逐年增加。
至於民間買馬,朝庭一般不干涉,由馬販子從邊疆販回來售賣。大宋與西夏、金、遼的邊界,都設有“茶馬互市”。
要是換作其他皇帝,這馬該買還是買。畢竟誰也不知道那腳踏車如何,杜錦寧說的話是吹牛還是真實的。
但趙晤對杜錦寧已到了盲目信任的地步。之前杜錦寧所說的無數的設想,這幾年都一一實現了。這讓趙晤絲毫不懷疑她話的真實性。
“行,那就不買了。”趙晤點頭道。
他看向兩國使臣:“馬雖然我們不買了,但兩位遠道而來,總不好讓兩位空手回去。兩位想買多少茶葉、鹽和鐵,只管跟錢尚書商量便是。我們不會因為不買馬,就不把這些東西賣給你們。”
兩國使臣徹底驚呆了。
這是真的不買了?
皇帝金口玉牙,講究一言九鼎。三千匹好馬,對於富庶的大宋來說也不過是一筆不大不小的生意。這位皇帝總不會因為想壓他們的價而撒謊吧?
既然不是撒謊,那他說的就是真的了?
大宋朝庭真的不買馬了?
兩個使臣頓時慌得一逼。
他們不賣馬,哪來的錢買茶葉、鹽、鐵?
而且,朝庭不買馬,民間是不是也不買馬了?大宋民間對馬的需求量那才叫大。要是民間也不買馬,他們幾個靠畜牧為生的國家豈不是要完蛋?
“寧可三日不吃糧,不可一日不喝茶”,這是草原上流傳的諺語。他們以肉食為主食,要是沒有茶葉助消化,補充維生素,身體完全受不了。
既然大宋單方面取消了雙邊貿易,那他們是不是該回國去,組織他們驍勇善戰的勇士們給大宋一個下馬威?沒錢,那就搶。反正這樣的事情他們可沒少幹。
金朝的那位勇士因為身體強壯,跟人摔跤無一敗績,草原上的人都喚他“巴特”。
巴特見大宋竟然不買他們金國的馬了,氣得臉都漲紅了,上前一步,甕聲甕氣地問道:“大宋皇帝,你們的勇士什麼時候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揙大宋人一頓了。
趙晤對這些人的心理,知道的清清楚楚。
他也不計較巴特的無理,笑眯眯地道:“稍安勿躁。東五所離這裡有些遠,得再等些時間。”
東五所離這裡倒是不遠,但皇宮是禁止帶兵器入內的。齊慕遠想使他趁手的那把劍,需得派人到宮門口去拿。這得花些時間。
“趁有時間,咱們來談談茶葉、鹽、鐵的買賣吧。”戶部錢尚書也是一臉笑眯眯。
兩個使臣氣得胸膛都快炸了。
不談,堅決不談。想趁這機會來佔他們的便宜,大宋人果然狡猾得不行。
“不急。”西夏使臣年紀大些,城府比較深,他半眯著眼道,“免得談到一半,駙馬來了,咱們還得停下來看比試。反正咱們還要在這裡多住幾日,時間多的是,明後日再談也不遲。”
“對對對。”金朝的使臣連忙附和。
他們一會兒出了皇宮,得派人出去打聽打聽,看看大宋是不是真造出了那種車,是不是真能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