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另一個歌女開口唱了,這次又是王昌齡的一首絕句。王昌齡這小子頓時就得意洋洋起來,提醒王之渙:“喂,我已經兩首了。”
這時,一直很安靜的大牛王之渙終於表態了。他說剛才這些歌女檔次不高,她們唱的曲子代表不了什麼!
他伸手指向最美麗的一個歌女,
微笑著說:“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詩,我就承認自己是擼瑟了;如果她唱了我的詩,那你們就拜在我座下,拜我當老大吧。”
終於,輪到這個最美麗的女子唱了。
只聽她唱的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王之渙回過頭來,微笑著看著王昌齡和高適。這首詩正是他的不朽名篇《涼州詞》。
雷哥,當時我不在現場,也不知道王昌齡和高適最後有沒有當場跪下認王之渙當老大。
但是後來我知道,其他的猛人爭論哪首絕句是鸛雀樓第一猛,為了這首詩,卻是費了很多口水。
當時黃鶴樓的文壇霸主李攀龍說,要數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最猛;
繼任的霸主王世貞說,是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最猛;
但青樓的大才子王漁洋不服。他抱來了四個重磅炸彈,說每一顆都可以把你們的那些“最猛”炸了。
這其中,第一顆是王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第二顆是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第三顆是王昌齡的“奉帚平明金殿開”;而第四顆,就是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
雷哥的冷汗都下來了,心說這些人猛不猛自己不知道,但白鳳剛提到的一句句詩詞,可都猛到姥姥家了啊,幾乎每一句,都能寫到教科書裡讓學生娃娃們傳頌百年的啊,這TM到底都是哪來的猛人?怎麼自己一個都遇不到呢?
白鳳眯著眼睛笑道。
“雷哥,剛才這些,如果您認為猛,那可就錯了!”
“啊?難不成還有比這些人更猛的?!”
“呵呵,當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嘛!接下來出場的大猛人,叫王勃。
呵呵,雷哥,這又是一個姓王的。但和王之渙不是親戚啊!
話說那一年,洪州一個地方官閻伯嶼坐鎮南昌,新修了一個樓,裝潢極其豪華。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八項規定,閻主任大張旗鼓請客吃飯,招待賓客。
當時幹部吃飯也要講格調,不能搞海天盛宴,而是要請一些有文化的人來鎮場子。有一個年輕人被邀請了,他就是王勃。
順便說一聲,王勃是不在我們鸛雀樓混,他當時是個小公務員,到處浪,其當時的江湖地位,相當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不過因為他太有才華了,所以被我們猛人圈子裡評為了四大猛人之首,呃,這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十大傑出少年一樣……
關於四猛的排名順序,爭論很多,有人說是王、楊、盧、駱;有人說應該是王、駱、盧、楊。但不管怎樣,這麼多年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敢不把王勃排第一;再過一千年也不會有。
他那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足夠砸死多少大猛人。
言歸正傳啊,話說閻主任請我們吃飯的時候,號召大家以自己的新樓房為題寫作文。
他真是想搞作文比賽嗎?錯了,他是想借機會誇耀自己女婿吳子章的才學。他事先已準備好了一篇作文,打算在席間讓女婿拿出來,把大家鎮住,就跟賈政在大觀園裡讓賈寶玉題寫對聯的意思差不多。
在座的客人又不是傻子,不敢搶女婿的風頭,都推辭不寫。
女婿得意洋洋,正準備把已在胳肢窩裡捂熱了的作文掏出來,忽然,二十多歲的王勃站了起來:“我寫。”
閻都督當然很不高興,拂袖而去。
坐在帳後,他越想越氣,忍不住叫手下去看看那個小子寫了什麼。
不一會兒,手下來報告:“他的開頭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都督嗤之以鼻:“不過是老生常談嘛”。
一會兒,手下又來報告:他寫了“星分翼軫,地接衡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