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冤家宜結不宜解。
侯君集沒有跟秦壽接觸過,不過前陣子滿城風雨說是潞國公府指示陷害一事,就讓他領教過。
這小子不好惹。
所以在聽說負責錢氏一案的是跟秦壽有交情的方小商時,他就立刻派人給錢氏送了訊息。
這才沒有被抓住把柄。
侯君集看著侯羽蘭,眼神複雜,”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日後那秦壽定會上朝堂的,大不了日後為父避著些。”
“倘若他要糾纏到底……”
說著,侯君集眼底閃過一絲寒芒,”陛下可不只有他一個兒子。”
今天是秦壽的渡酒肆開張的日子。
按理來說,李世民是要去看看的。
但考慮到渡酒肆剛剛開張,人多事雜,自己前去就是給設兒添亂。
再加上最近事務堆積如山。
所以就準備待到晚點熱鬧勁兒過去了,再前去道喜。
可誰知好不容易偷得半日閒,剛要偷偷溜出宮去,就看到魏徵那愣頭青快步走了過來。
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氣,將心中不耐地情緒壓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笑意,”魏大夫這時前來,所為何事啊?”
魏徵一臉鄭重,看著李世民說道:“陛下,敢問陛下最近可是在讓杜大人查妖僧法雅一案?”
這事兒不算隱蔽,其實與其說是查法雅,不如說是李世民為了對裴寂動手的一個藉口罷了。
太上皇信仰佛教,所以就有了僧人可自由出入皇城的由來,而裴寂與太上皇相交甚密,也就與僧人法雅有了許多接觸。
李世民也不藏著掖著,點頭道:“是有此事?”
“怎麼?魏大夫對此何有看法?”
“莫不是要為法雅求情?”
魏徵揺了搖頭,說道:“皇宮重地本就不應有僧人出入,陛下禁止僧人出入皇城,本就是應該的。”
“那法雅不滿陛下旨意,妖言惑眾,理應問斬,死不足惜。”
“只是臣以為如今我大唐佛教鼎盛,信徒遍佈。”
“若是此案波及眾多,唯恐民怨四起啊。”
“崔氏畢竟是望族。”
“陛下,有些事不急於這一時啊!”
此話說的隱晦,其實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要拿僧人法雅一事對裴寂開刀,此事不妥。
李世民對清河崔氏下手的事情早已傳開,雖說打壓世家並無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