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1大獲成功

一秒記住【武♂林÷中?文☆網 .】,更新快,無彈窗,免費讀!

中央的大螢幕上,原本靜靜地停在測試導軌上的殲15尾部開始點火,沿著彈射線高速滑行。

眾人屏息靜氣,只有實時顯示系統狀態的資料在不斷重新整理。

“電磁輸出功率穩定!”

第一架成功了!控制中心的人員不約而同地吐出一口長氣,資料顯示,這架殲15滑行了70米左右就順利達到升空標準並順利起飛。

這次試驗是否成功的關鍵還在後面。

螢幕上,地勤人員奔跑著,從連線電磁軌道的機庫裡又導引出一架殲15,這還是首次實地測試戰鬥機連續透過電磁彈射起飛。

眾人的呼吸聲變得沉重。

系統復位!飛機加速!

彈射!

第二架飛機,再一次成功升空了!

成績多少?螢幕上實時顯示出了兩架飛機的起飛間隔時間:40秒!

這個成績已經超越了世界上早已運用於實戰的蒸汽彈射器的最好成績。

我們成功啦!!!

控制中心內一片歡騰,已有專案組成員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工作臺前的牛院士也是面帶激動,不過他沒有忘記後續的工作,等大家的情緒平復了一些,便下達接下來的指令,“再次檢查各部位狀況,收集全程資料,進行匯總比對”。

專案組成員再次進入了忘我的工作中,一個個專案開始程式自檢,之前的連續起飛資料也開始被匯總,展示在了主螢幕上。

“彈射系統整體自檢透過!沒有發現故障!”

“子專案自檢透過!沒有發現故障!”

每一句報告都讓專案組成員臉上的喜色更增一分。

更大的喜悅來自螢幕上顯示的資料:之前的試驗過程中,電磁彈射的最大彈射能力峰值數達到了120兆焦耳;最大峰值與平均應力比為1.07。

這其中的彈射功率值已經非常接近了這套電磁彈射系統設計時的理想資料了,而在上一次的單架飛機彈射測試時,這個數值甚至沒有超過100。

同時,1.07這個最大峰值與平均應力比的數值也非常優秀。要知道,全球唯一正式安裝了電磁彈射系統的美國“福特”級航母,對外公佈的這個數值也就在1.05左右。這一點點差異甚至都可以用資料正常浮動來解釋。

很明顯,在沒有更換硬體部件的前提下,能夠有如此脫胎換骨的表現,新的控制程式功不可沒。想到此,各路專家的眼神不禁都瞄向了正跟著牛院士後面的陳文浩。

不少老專家的認知在這短短兩天裡已經被徹底顛覆了。一個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的年輕人,卻寫出了適應性和表現性最強的電磁系統控制系統。以常識來說,控制程式作為整套系統的“大腦”,要想寫出適用的程式,編寫者不僅要有精湛的程式設計能力,還應該要對整套系統各大部件的運作原理、輸出特性等都要有深入瞭解。正因為如此,很難想象有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這項工作,之前使用的控制程式都是由多人合作完成。

不過,昨天晚上在海軍大樓的會議室,在此的專家都與陳文浩有過深入交談和溝通,已經被他的程式技術所折服了,同時也驚訝於他對電磁部件的瞭解,不過這些還只限於紙面工作。今天的實際測試,新版的控制程式如此強悍,讓各部件在穩定工作的同時,發揮出了近乎最佳的功用,這才是徹底折服這些專家的重要原因。

海軍高層領導那邊,一位技術軍官正在向各位領導解釋這些資料的意義。

“120兆焦耳的彈射峰值數已經接近了這套系統的設計上限,這個數值越大,就能夠彈射重量更大的飛機型號。這個數值要比現在主流的蒸汽彈射器提升三成,根據之前的計算,這個輸出值就意味著,目前我國所有的艦載飛機型號都可以透過這套電磁彈射器進行彈射升空。”

“另外,峰值與平均應力值比越低,在彈射起飛的時候,飛機受到的作用應用就越低,飛行員承受的過載就越低。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蒸汽彈射器這個數值在最優狀態下是1.25,在異常情況(比如說戰時缺乏保養、受到震動衝擊等)時,會達到2.0。以美軍尼米茲航母上使用的蒸汽彈射器為例,彈射時最大過載接近6g,但是真正有用的加速度卻只有3g不到。”

我們的裝備研究院之前做過一個專案,針對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其不同的峰值與平均應力比的大小對機身的影響進行了斷裂力學分析。最後的運算結果是:減少了對機身的作用應力,可使機身壽命提高31%。能夠有效降低對艦載機的強度和結構要求,預計採購費用可以降低25%以上。”

眾多海軍將領圍站一圈,看著中控區的忙碌場景,若有所思。

有領導詢問,“我們現有的航母,如果以後想加裝彈射系統,是否可行?”

技術軍官回答得很快,“我們裝備研究院做過相關的估算,認為難度很大,而且價效比不高。遼寧號的改造餘地不大,001A目前已經基本完成艦體建設,如果需要安裝彈射器裝置,需要拆除滑躍甲板,或者剖開斜角甲板,工程量很大。另外,我對001A的內部設計情況不瞭解,不知道有沒有預留電磁彈射所需要的電子裝置的空間,如果沒有的話,後期要騰出空間就很困難了。”

過了一會,另一位領匯出聲問道,“這次測試成功後,離正式裝備還有多遠?”

技術軍官沉吟了一番,慎重地回答,“什麼時候可以裝備,還要聽專案組負責人的意見。不過這次測試成功,應該說已經跨越了研發中最大的一道坎,離正式裝備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一直保持沉默的梅司令員說話了,“我們要立足現在,著眼未來。將來有沒有這個電磁彈射,說不定就決定是吃肉還是捱打。今天的測試結果非常好,鼓舞人心,沒有意外的話,爭論也可以消停一下了。走吧,我們去和專家們道個喜,慶個功,另外讓後勤的同志好好準備下,今天加個餐,算是慶功宴吧。”

“是,司令員!”自然有基地的幹部聽了指令,直衝食堂後勤部門去安排了。

見試驗工作已經完成,專家們停下了手頭的工作,一行海軍高階將領面帶微笑,向著專家工作區走去。

今天,對潛心發展的中國海軍來說,是個大日子,更是個好日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