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還沒有最終確定,”黃省長停頓了一下,才如此回答。
“但是不用擔心,這個專案將是明年省重點專案中的第一位,肯定會優先選擇綜合條件比較好的區域。在這裡我可以代表省裡負責任地表示,不管是政策還是金融支援,省裡都會給予重點傾斜。”黃省長大概是擔心之前的回答引起誤解,耐心解釋道,
“另外,企業裝置搬遷產生的相關費用,也可以申請專項資金進行補貼。”
條件不可謂不優厚。
實際上,作為省內僅有的一個名額,製造業創新中心究竟落地何處,才是省裡爭議和分歧最大的問題。
有資格參與博弈的成員,大多有著各自的偏好,能走到這個高度,下面各地少不了支援自己的基本盤,這種天生帶著閃光屬性,最容易出政績的黃金專案,你都不為自家小弟爭取,以後誰還跟著你混?
不要覺得奇怪,偉人不都說了嘛: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一個政.黨內部沒有不同的意見和爭論,才是可怕的事情。
另外,也別把官員追求政績當成貶義詞,只要合理合法,總比尸位素餐不作為強。而這種重點專案,就是最合理合法,最容易出政績的機會。
黃省長不惜口舌,又描述了一番國家和省裡對建設這個創新中心的重視,並再次發出了希望飛船專案加入的邀請。
這段時間,省領導的班子會議為這個專案的具體執行已經拉鋸了好幾個了來回,各種落地政策、配套資金等細節都已明朗化,但是唯獨兩個問題沒有解決:一是缺少有足夠影響力的專案入駐,二是專案具體落戶哪裡依然未定。
相對於其他班子成員來說,書記和省長大概是地域偏向最弱的兩個,兩人都是中央空降不久的幹部,和各地市的關係不算緊密。對他們來說,落戶哪裡並不重要,只要在省內,出了成績都少不了他們的一份功勞。關鍵在於,能不能出成績?或者說,能不能出好的成績?
從這個角度出發,他更希望的是將專案留在省城,原因無他,條件最好。只不過,現在還不到表態的時候。
於是,在仔細瞭解了無限未來公司的發展歷程後,黃省長主動請纓,接下了這份拉攏的工作。想來應該很簡單,如此優厚的待遇,誰能不動心。再說了,對方不是要擴建生產車間麼,正好到新地方開工建造呀。
但是此刻,黃省長看著陳文浩一臉平靜的表情,發現事情似乎並沒有像預想的那樣發展。
陳文浩沒有馬上答話,而是斟酌了一會,眼神往義東官員那掃了一圈,幾個人的臉色鐵青得更厲害了。
此刻,在一邊作陪的義東書記與市長,內心猶如被一萬隻神獸踐踏而過的感受,前面省長在說選址沒有確定時,還沒有體現過多傾向,但是後面說到“優先選擇綜合條件比較好的”,言外之意就很明確了:省裡壓根就沒考慮過義東。義東無論是工業規模還是經濟總量上,一直在省內排名倒數。
實際上,若不是現在屬於走訪企業的對外公開活動,義東的書記和市長鐵定是要跳起來拍桌子的。眼瞅著走了大運,空降來一個寶貝疙瘩,這才剛開始,省裡就想來截胡了?
義東的新開發區計劃怎麼辦?義東的經濟趕超怎麼辦?義東的領導班子的政績怎麼辦?若此刻是內部場合,就算面對的是省2號人物,也是要全力懟回去的,不回頭的那種。
義東的萬書記和宋市長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心裡不斷默唸著“每逢大事有靜氣”的同時,也在等待著陳文浩的回答。如果企業家自己就特別心動,打定主意要進入那個製造業創新中心專案,地方政府就喪失了最大的主動權。
至於用各種軟硬手段,強迫企業放棄的想法,義東的萬書記和宋市長剛起個念頭,就自我掐滅了。真要那麼做,暫且不論省裡必然會有的干涉,以及這家公司似乎和軍方關係特別緊密的情況,就以這家公司的受關注度來看,稍有不慎就是一場輿論風波。別的地方招商都恨不得千金市骨,你這裡還敢殺雞儆猴?是不是嫌自己離退休太遠了?
“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專案代表著國家和行業的發展趨勢,對入駐企業的配套政策也非常給力,我們企業對此當然非常歡迎。”
陳文浩這句話剛說完,義東的幾名官員心裡都是“咯噔”一下,臉都耷拉了下來,看來是沒戲了。也難怪,這麼優惠的政策,遠遠不是一個地方政府能給予的,做企業的說到底要追求利潤,有好處自然要跟著走。
“不過有個情況還要向領導彙報一下:我們現有的智慧車間,都是按照通用和共享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造的。簡單來說,根據需要,不同的智慧車間可以隨時轉換或者聯合生產的。舉個例項,目前我們的無人機生產車間產能相對充裕,那麼當其提前完成了當月的無人機產量後,也不用擔心會閒置,只需要在智控中心釋出指令,切換一下加工工藝程式,不需要更換任何裝置,幾分鐘之後,就可以用於飛船部分配件的生產了,反過來也是一樣。”
“目前我們的測算是,可以提升15%的生產速度,並降低7%左右的生產消耗和裝置損耗。今後,而隨著智慧生產車間的不斷擴容,這種生產模式的優勢也將隨之擴大。”
隨著陳文浩的進一步解說,義東官員原本低垂的視線開始灼熱地向陳文浩這邊投射,而原本一臉微笑的黃省長,神情卻凝重了幾分。
“所以,如果製造業創新中心設在其他地區,考慮到採購建設週期,以及團隊的管理精力,短期內恐怕很難擴大智慧車間的規模,則會丟失這部分優勢,所以公司要先進行成本評估,才能做出決定。”
這些話並非完全屬於託詞,陳文浩對製造業創新中心這個專案還是比較看好的,但是他對腳下這塊義東園區的建設早有規劃,接下來還要繼續爆黑科技呢,都要依靠智慧車間的生產力,這就需要規模化。
還有一層不能說的原因就是,經過外星科技的最佳化改造,現有的智慧車間在技術應用、生產效率上都要遠超目前世界的主流水準,像智控這塊的大多數工作,基本都是小卡在監管,不用他操什麼心。
目前的三個超大型智慧車間,僅配備了二十人左右的維護團隊,負責裝置的基礎保養工作,放在其他工廠,這樣的服務人員規模至少也要上百人。這種先進性,依靠參觀路線的走馬觀花是很難切實感受到的,但是如果是懂行的有心人,還是能從原料消耗、成品時間等環節發現端倪。
現階段,還不適合曝光外星文明的存在,所以,智慧車間有一套嚴密的保密制度,而且隨著智慧車間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上獨有的共享化作業,外來者再想發現什麼的難度會越來越高。
但是如果現在將飛船生產車間拿出來,遷移到其他地區,暴露異常的可能性就會大了不少。
更別說還必須另外組建管理團隊和維護團隊的麻煩。即使人力資源團隊已經在連軸轉地四處招納英才了,但是缺人,尤其缺合適的管理者,依然是公司眼前的一大問題。
很少有公司像他一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規模和領域擴充套件到這麼大的程度。外星科技的加成,就是如此給力。不過黑科技可以爆,合適的人才卻沒法爆兵。
黃省長的神情在最初的幾分凝重後,已經平靜如水。以他的身份,話說到這份上了,自然不會再緊追不捨,刨根問底。
現場的氣氛有些怪異,黃省長沒有拿到預想中的肯定答覆,而是吃了一招委婉的拖招,嘴上不說,心裡未免有點不大愉悅。義東的幾個官員卻是驚喜地眼神交流,看來還有一定機會。
陳文浩將這些都看在眼裡,心中卻是一動:如果要將飛船生產單獨遷移走,就算政策再優惠,他恐怕都要忍痛拒絕。但是或許不用這樣,就能找到一個兩全的辦法呢。
看來,有必要找義東的父母官好好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