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45太空旅行

無限未來公司設在江海市的旗艦店自開業以來,進門後大堂擺放的飛行器模型就一直是吸睛利器,甚至成為了不少中外遊客的留影聖地,在座的這些人自然都是見過的,所以才會集體性地覺得眼熟。

粗粗算來,旗艦店開張已經有近半年了,除了剛開始有媒體猜測,這個飛行器可能是公司正在研發的新產品,不過一直沒有相關的官方訊息傳出,大家已經認定這不過是個增添科幻感的超大擺件。可是沒想到,時隔半年,突然出現了反轉。

在座的這些管理人員心中各種思緒在翻滾,首先是震驚於公司的技術實力深不見底,結合今天的彙報內容和老闆剛才的講話,得出的結論資訊量太大——公司不僅要做一款採用電推進為動力的新型飛行器,還將是一款可以支援太空旅行的跨大氣層飛行器。

再次是感嘆於公司專案的保密水準可謂一等,半年前就已經確定了飛行器的外形設計,甚至連實體模型都做出來了,卻一直滴水不漏,才有今天突然得知訊息的震撼感。

最後,不少人心裡也有點小竊喜,如果到現在還沒明白過來,也不可能走到如今的高度。看今天的情況,老闆很可能就要針對這款新產品有所佈置,能出現在這裡的人,都將在新的佈置中有一席之地。這可是跨大氣層飛行器!太空旅遊!隨便哪個名詞說出去都很有逼格好嘛,瞬間有種將改變世界的自豪感。

陳文浩給了眾人一段時間,待到在座的人對這些突來的訊息已經有所消化後,才指著飛行器的投影繼續介紹,“相信大家已經認出來了,沒錯,和旗艦店展出的模型一模一樣。這個專案其實早已啟動,之前保持低調是因為作為‘心臟’的動力系統還在攻關中,另外還有維生系統、通訊系統等各大元件都在測試階段。但是目前動力系統已經取得重大突破,我認為,專案可以浮上水面了。”

“這款飛行器總長為12米,拋棄了目前世界上主流的火箭發動機,將採用全新的電推進系統。兩者很容易區分,相比火箭發動機的紅色尾焰,這款飛行器尾部的圓筒狀噴射區在啟動後將呈現藍光,噴射的是高能離子流。”

“因為不需要攜帶超大比例的燃料,新型飛行器可同時容納六名乘客,而且每次跨大氣層飛行的成本將遠低於目前的主流方式。”陳文浩頓了一下,“初步推算可能只有10%的成本。”

眾人又一下子燃了,只有目前10%的成本,那這個太空旅遊太有搞頭了。目前國外幾家號稱能提供太空旅遊服務的宇航公司,最便宜的服務報價約為60萬元人民幣左右,那我們的只需要6萬元?不,就算報價再翻一倍,都有種公司門檻要被報名人群踩平的預感啊。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疑問,“研究員剛才彙報時提到的電推進系統,最新取得的成果是單個系統的推力接近1噸,相比主流的電推進技術已經是飛躍性的進步了,但如果要支撐跨大氣層,似乎動力還有所不足。”

陳文浩對疑問不以為忤,反倒是讚賞地看了提問者一眼,心思縝密且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在接下來的專案運作中可以讓他多挑一點擔子。他的回答是,“研發組在電推進技術方面已經走對了軌道,按照已有的試驗資料建立了一個資料模型,利用超算得出的計算結果是:推力提升曲線還有很大的潛力,短期內再提升百倍的可能性達到70%以上。”

這就屬於一本正經地說假話了,拉了個超算的幌子忽悠人。公司自己搞了個超級計算機中心,很多管理層都知道,但真正瞭解詳情的沒幾個,相關的運算效能引數也從未公佈過。有小卡坐鎮其中,連專門的超算部門都沒設,超算最重要的配套軟體也都讓它包辦了。平時後勤部門只要做好清潔維護和硬體升級也就夠了。現在,園區有需求的各部門都是透過超算中心自動分配計算資源,一致的感受就是:快。

眾人作豁然開朗狀,不管是不是全信,至少也是半信半疑,畢竟陳文浩的輝煌戰績就擺在這了,總是能夠能人所不能。

很快,話題進入到了眾人都很關心的內容。陳文浩宣佈,將成立一個新的事業部負責太空旅遊的專案。

實際上,陳文浩近期準備對公司的組織架構重新進行劃分,這次算是預演。隨著公司各項業務的不斷擴張,原有的以工作類別劃分的部門制有點不夠用了,簡單舉例,現在要進行一項制度調整,往往會涉及好幾個部門,需要跨部門合作,從而拉低了效率。採用新的事業部機制後,每個事業部在所負責的產品範圍內,職權將擴大許多,而事業部負責人則直接向陳文浩彙報工作,等於減少了公司的管理層級,加快了各項工作的反應速度,管理學上對此有個名詞:管理扁平化。

大家聽了陳文浩的講解後,眼睛更亮了,進入管理層的誰不希望自己的許可權越大越好,有時候要碰上個喜歡攬權的老闆,什麼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打報告求批准,那才叫一個憋悶。職場有句話說得好:老闆肯放權,才是好老闆。當然,這玩意也不能一概而論,放權放得被手下聯合坑進洞裡的,也不是沒有。陳文浩不擔心這個,很簡單,公司現有的一切成績都是以黑技術為驅動,黑科技在誰手裡呢?呵呵……

宣佈了這個新的事業部的管理名單後,有人歡喜無人愁,能進入這個名號聽上去就逼格滿滿的事業部管理層,怎麼看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事業部全稱:載人太空旅遊專案事業部,簡稱:太空事業部!

事業部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註冊一傢俬營航天企業,作為總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事務部將全權負責這家子公司的運營。

在此之前,國內已經有數傢俬人航天公司完成了工商註冊,但基本都屬於創業性質,觀其經營業務,基本都是技術非常成熟、難度更是最低的航天環節,多是國家航天機構懶得多做、利潤也不高的業務,比如說小型探空火箭發射等。聽上去似乎有點專業,其實和電視裡看到的那種動輒上百米的大型運載火箭不同,小型探空火箭長度一般不超過10米,直徑不超過0.5米,有效負荷也就二三十公斤。其作用就是將搭載的儀器送上幾十或是上百公里的空中,讓儀器在此過程中進行幾分鐘的科學觀測,整個飛行軌跡“直上直下”,既不需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不需要入軌和做釋放裝置等動作。說穿了,就是一根智慧一點的加強版“穿雲箭”。

可以預見,一旦事業部申請註冊航天企業,其經營範圍內的“載人太空飛行”將會亮瞎多少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