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說笑了,嬪妾最不愛的就是湊熱鬧了,不過是趕巧,今兒洛衡恰巧將《論語》背熟。
自然是要過來背給皇上聽的。
九皇子還小,想必還沒輪到皇上考他功課,待到他要上太學的年齡,自然逃不掉。”
嫻妃:“你這理由倒是充分,不過也太巧了些。”
她是光明正大來的,惠嬪算怎麼回事,想爭寵還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怕也是心虛罷了。
皇帝近日明明喜歡公主,她帶個皇子都要來爭寵,怕是自己都覺得自己忒不要臉了些。
除了惠嬪兩個人說了幾句嘴,其他幾位妃嬪也不甘示弱。
大眼瞪小眼,抓住劉全使勁威脅。
“這是五公主特意為父皇學的點心,請公公一定送到。”
“這是十公主親手做的沙包,希望父皇有空了能陪她玩兒,還請公公務必轉達。”
“八公主最喜歡背詩,想背給父皇聽,勞煩公公轉達,免得皇上忘了,到時候八公主眼巴巴等著,失了興趣。”
……
劉全扶額:“……”
一個都得罪不起。
這哪是來邀寵,分明是來要寵還差不多。
要說有公主皇子就是好使,拉皇上面前刷刷存在感,沒準就被皇上想起了。
可這麼多人,蘇胤顯然頭大了。
一個都不願意見。
皇帝最忌諱妃嬪搞這些小動作。
是以劉全放下東西,轉述的時候,大氣都不敢出,只覺得皇帝周身的氣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皇帝的面沒見到,妃嬪們不僅沒有放棄,還自我安慰:一定是皇上為難了,畢竟這麼多都是他的皇子公主,見哪個的母妃都不合適。
就是沒人反思,手段是否明顯拙劣了些。
反而還打算下次再接再厲,一定捂緊訊息,和她們岔開時間。
宮妃齊齊騷擾邀寵的事,傳到皇后耳中,難免要敲打一番。
請安的時候,一向寬厚的皇后,顧不得貴妃娘娘珠炮似的攻擊。
將目標轉向了眾妃嬪,不搭理貴妃。
貴妃冷哼一聲,嘲諷道:“皇后娘娘自己也有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理解別人思念父皇的心思。”
皇后無所出,身邊的大皇子並非親生。
親母去世得早,大皇子雖非嫡出,但為長子,歸在皇后名下也算合理。
只是皇后和大皇子並不親密。
貴妃此言,無疑是暗諷她和大皇子目前的關係。
這在皇后心裡算是一根刺。
“貴妃慎言,本宮一向公正,體恤妃嬪,但不代表本宮是非不分,皇上勤政愛民,進後宮的日子本來就少。
若個個都去煩他,要他去解相思之苦,豈不是要三頭六臂才顧得過來?”
貴妃冷嗤一聲,“皇后娘娘總有說辭,臣妾說了也白搭,左右不是臣妾的兒女,臣妾操不著那心。”
其他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想著還是消了借子女邀寵的心思。
可當夜,蘇胤便又去了易竹玄看六公主,寧貴人自然也榮幸地沾了光。
皇帝雖然沒在易竹玄安歇,但一同用了晚膳已是莫大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