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心虛的人會自動對號入座。
不指名道姓的罵人, 心虛的人就會自動對號入座。
所以當“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句話從張五娘口中說出來,坐在屏風後面的兩人都變了臉色。
杜佑變色,是因為他確實做過以妾為妻的事, 而且張五娘這句話,明顯就是在說他,畢竟她下一句就是“杜氏門風不正”, 就差直接報出他的名字了。
這幸虧是陛下微服而來, 郗士美又提前做了安排,讓他們坐在屏風後面,否則張五娘這話, 跟直接指著鼻子罵他也沒什麼區別。
到了杜佑這個年紀、這個位置, 就連皇帝也不再直呼其名,而是客氣地稱一聲司徒,上朝議事都會專門賜坐, 就算大權在握的宰相李吉甫, 跟他說話時也是客客氣氣的。
現在被人這麼當面揭了短,一時間又急又氣, 險些就這麼厥過去。
然而跪在臺上那位確實是京兆杜氏的子弟, 杜佑還真沒法保證, 對方以妾為妻的做法不是受到自己的影響。
所以也不能說張五娘罵錯了。
至於旁邊的皇帝李純, 雖然沒有以妾為妻, 卻是以妻為妾。
雖說宮中的情形與外間不同,但凡是有品級的後宮嬪妃, 都能稱得上是禦妻,但所有人都很清楚, 妃就是妃,貴妃再怎麼貴, 依舊不是皇後。
要不然,為什麼不直接封後呢,對吧?
在《唐律》之中,以妻為妾的罪名,可比以妾為妻更重。
所以此刻,聽到張五孃的話,他也免不了生出幾分心虛。
這兩人只顧著心虛,沒有留意對方的臉色,但是一旁侍奉的吐突承璀,卻是看得明明白白。
他心中狂喜不已。
好好好,不愧是天兵!
他都已經對這次的安排不抱希望了,想著天兵得了機會,必然會避其鋒芒,誰知道天兵明知道可能會觸怒皇帝,居然還自己把這事兒給揭開了,甚至都不需要他做什麼。
一瞬間,吐突承璀甚至有點遺憾隔著屏風,看不見外面諸人的臉色,也沒法讓外面眾人看到皇帝的臉色。
他看著氣得漲紅了臉、正在用力喘氣的杜佑,甚至壞心地希望對方真的一口氣喘不上來,那他就有機會將事情鬧大了。
可惜杜佑年紀雖然大了,但人卻沒有糊塗,很清楚眼下鬧開,只會更加丟臉。再說他又不是自己在這裡,旁邊還有個上司呢,更不能不管不顧。
想到此處,他漸漸冷靜下來,偷眼去看皇帝的表情,見他也是臉色難看,不由一愣,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陛下恐怕也被方才那句話刺著了。
這位陛下的性子,杜佑也是很清楚的,這件事,恐怕不會那麼輕易過去。
如此,對他來說倒不是壞事。
這事天兵做得太不體面了,杜佑原本因為天兵的態度表明他家中有個麒麟兒,對他們還是頗有好感的,但此刻已經全部轉為了厭惡和忌憚。
以妾為妻當然並不光彩,何況他這件事,當初可是鬧得沸沸揚揚。
起因是貞元十五年,他為妻子李氏請封,結果卻翻出李氏是妾室扶正,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他也跟著受到了不少非議。
不過皇帝不在意,坊間的議論再多也沒用,李氏最終還是被冊封為密國夫人。
當時以妾為妻而受封的,也不止是李氏一個。
所以杜佑對此心安理得。
如今十年過去,他位列中書,人望更勝當日,陳年舊事早就已經沒人提起,連杜佑自己都快忘記了。
但他知道,以天兵的能耐,要是真有心,把這個案子翻過來也並非不可能。
杜佑不信張五娘這句話是隨口一提,但想到要跟天兵對上,他也不免有些頭痛。
不過若是陛下也有此心,那事情就容易多了。
巧了,李純也不覺得這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