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放開那個吐蕃士兵,讓我來!
這是一場有些特殊的戰爭。
于闐王本來的計劃, 是趁著尚格列沒有反應過來,先奪取一座城門,這樣他們就進可攻、退可守了。
這方面他還是有一些把握的。
跟焉耆王龍授一樣, 尉遲健也想方設法在城門處安插了自己的人手,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位置,但裡應外合、出其不意, 成功的機率很高。
到時候再振臂一呼, 城中那些過不下去的普通民眾也會響應。
然而當他帶著人趁夜趕到西城門,卻發現這裡燈火通明、嚴陣以待,根本沒有突襲的機會。
看到自己安排的人跟吐蕃人站在一起, 尉遲健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對方背叛了他, 不僅沒有裡應外合,還提前向吐蕃人通報了訊息。
尉遲健理解了,他身邊的心腹們卻很不理解, 因為站在對面的人, 曾經也是他們十分親近的兄弟。
有人忍不住開口問道,“曹三, 你為什麼要背叛我們?”
曹三也很激動, “為什麼?因為我想活著, 他卻要帶著我們去死!”
“你怎麼能這麼說?大王也只是想讓我們都能活得像個人!只要逃出城去, 我們就不用再受吐蕃人的剝削了, 你之前不也很期待嗎?”
“是,我是期待過。那是因為他說援軍一定會來, 到時候我們就有勝算了,但是援軍在哪裡?”曹三大聲喊道, “援軍援軍,援軍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句空話!這麼久了, 安西軍根本沒想過來救我們!明明只是舉手之勞,可他們就是不來——你們難道不恨嗎?”
眾人沉默。
是啊,縱然安西軍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可是他們暫時放棄了于闐,就是不爭的事實,在場所有人,包括尉遲健本人在內,嘴上說著理解,心裡又何嘗沒有埋怨過呢?
西域的所有國家之中,于闐是最親近大唐的,凡事也都以大唐馬首是瞻,國人都以唐人自居,所以他們就更無法接受自己被放棄的事實。
以前大唐和安西軍都自顧不暇,顧不上他們,沒什麼好怨的,但現在,傳說中的天兵明明那麼厲害,打得吐蕃和回鶻人的大軍都抬不起頭來,為什麼還是不肯來救他們?
也許安西軍還是會來的,只是要在等等。可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沒有期限的等待是如此折磨人,尉遲健不就是因為等得心焦,才開始暗地裡做起了準備嗎?
但現在安西軍還沒來,他的佈置先被發現了。
沒有支援,就算奪取了城門,逃出城去,他們又能去哪裡呢?
他們根本無法應對吐蕃騎兵的追擊,更找不到出路可走——東邊是且末,西邊是疏勒,都是吐蕃人的勢力範圍。
比起找死,曹三隻是更想活著而已,哪怕活得很憋屈,活得很窩囊,這又有什麼錯?
城牆上,尚格列看著這一幕,心情十分暢快。
只要殺死尉遲健,于闐人看到他的下場,就會懾服於大蕃的威勢,老老實實給他種地幹活,將所有的收入上繳。
尉遲健能在這種困境之中堅持抗爭,別的不說,意志肯定足夠堅強,雖然一時被曹三的話引動情緒,但很快他就回過神來,開始暗暗盤算接下來該如何應對——事起倉促,他根本沒有備用計劃。
但是尚格列沒有給他思考的時間,揮手吩咐道,“去吧,將尉遲健的人頭給我帶回來!”
吐蕃士兵領命出擊,尉遲健只能帶著人倉促迎戰,且戰且退。
好在尚格列不覺得他們能翻起多大的浪,所以也沒有動用全部的力量,只是派了一支隊伍過來。而跟隨尉遲健的人,就算對安西軍還是有怨氣,但是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回頭的機會,只能不死不休了,他們當然也不會手軟。
等到尚格列發現情況不妙,派兵增援時,他們已經順利退回了尉遲健如今居住的宅院。
雖然沒有備用計劃,但這處宅院裡還是做了不少佈置的,藉助院牆、陷阱和各種防禦工事,他們順利地堅守了一個夜晚和一個白天。
不過到這時候,他們的人員損失雖然不是很大,但所有人也都已經到了極限,只要對方繼續進攻下去,可能下一個夜晚就堅持不下去了。
“大王,我們試著突圍吧!”侍衛隊長一刀砍翻了一個敵人,將對方推下院牆,轉頭對尉遲健焦急地催促。
尉遲健身著鎧甲、手持長劍,身上沾染了不少敵人的鮮血,讓他看起來煞氣十足,但湊近了就能看出他臉上根本無法掩飾的疲憊之色。
這樣的憔悴不僅是因為他已經一天一夜沒有閤眼,更是因為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
被吐蕃人剝削的日子雖然很難過,但至少還能活著,他這一動,卻將大家帶入了絕境之中。
此刻,聽到侍衛隊長的話,他連頭也沒回。
這不是對方第一次這樣說了,但且不說吐蕃人有了防備,突圍的成功率很低,就算出了城,如曹三所說,也只是死得慢一點。
況且這一切都是他帶來的,現在又怎麼忍心拋下他的國民,自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