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我觀雁帥行事,似有王莽之志。”
“呼——”目送雁來離開, 尉遲健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其實雁來話不多,僅僅只在關鍵時刻表態,但不知為何, 他仍然能夠從她身上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傳言裡都說,能夠召喚天兵的她也好,被她召喚來的天兵也罷, 身在人間, 就只是普通的凡人。
但真正見到人之後,尉遲健只想罵一句傳言誤人。
天兵不可能只是普通人,她更不是。
“大王。”身邊的王後提醒了一聲。
雁來已經走遠了, 但尉遲健這個于闐王一直站在這裡, 其他人也不好離開。
尉遲健回過神來,轉頭看向身後眾人,“都回去吧。”
“大王……”有人慾言又止。
很顯然, 雖然已經簽署了自己的那一份檔案 , 同意了安西軍提出的條件,但是他們心裡並不真的服氣, 還想再掙紮一番。
“回去吧。”尉遲健加重了語氣, 視線掃過每一個人。
他這是在委婉地表態, 不管他們想做什麼, 他都不會參與, 更不會支援。
他雖然保留了于闐王的名號,但只是一個榮譽稱號, 就像是大唐的虛爵那樣,只有待遇和俸祿, 沒有國土,也沒有實權。自然, 他也就不需要再繼續承擔身為于闐國王的責任。
剛剛聽到這個要求的時候,他感覺難以接受,但現在,他又覺得這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尉遲健是在危難之中,緊急被推上這個位置的。
于闐國的王位傳承,情況也有些複雜。原本于闐國王是他的伯父尉遲勝,安史之亂發生時,尉遲勝親自率軍,跟安西、北庭行營一起入中原平叛,之後就一直留在大唐,將王位禪讓給了弟弟尉遲曜。
這其中,幾分是不願回到局勢混亂的西域,幾分是想用王位來補償弟弟,大概只有尉遲勝自己知道了。
總之,尉遲曜雖然繼承了王位,但並不打算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在大唐國內穩定之後,上書請求將王位讓給侄子尉遲銳。
但尉遲勝再一次拒絕了,他認為尉遲銳在長安出生長大,並不熟悉于闐國的風俗和事務,而弟弟尉遲曜卻管理國事多年,勞苦功高、百姓誠服,因此“固辭之”。
再之後……就是于闐陷落,尉遲健在倉皇之中登上王位。
他沒有受過太多繼承人的教育,這些責任本來也不應該由他來承擔,所以面對比父輩在位時要複雜得多的局勢,尉遲健也不過是在困境之中勉力支援而已。
而且是一種無望的堅持。
如今終於卸下擔子,他也能松一口氣了。
說完那句話,尉遲健也不看其他人反應,轉身就走。
眾人見狀頗覺無趣,也各自散去。
直到回了于闐王宮,尉遲健轉過頭,才發現跟在身邊的人除了王後和三位王子王女之外,還有弟弟尉遲信。
“王兄。”見他看到自己,尉遲信連忙上前行禮。
他是跟著雁來的隊伍一起回來的,卻一直沒找到機會跟尉遲健說話,只能等到現在。
“回來了就好。”尉遲健欣慰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你做得很好,要不是你搬來了救兵,于闐危矣!”
尉遲信苦笑道,“王兄不怪我就好。”
之前那些于闐權貴們,看他的眼神可不怎麼友好。
安西軍是救兵,他們的到來對于闐國內的普通百姓也確實是好事,但對這些權貴就不一定了。
怪罪“天女菩薩”,他們心理上可能還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對他卻根本不用客氣。
“說什麼傻話?”尉遲健搖頭道,“你做的是正確的事,救下了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不用理會那些人的胡言亂語。”
這時王後已經帶著孩子們離開了,屋子裡只有兄弟二人,尉遲信遲疑片刻,還是忍不住問,“王兄……當真沒有一點怨言嗎?”
尉遲健沉默片刻,似在思索,然後才問道,“在你看來,那位雁帥是什麼人?”
“這……”
“這裡只有你我二人,直說便是。”
尉遲信深吸一口氣,輕聲道,“我觀雁帥行事,似有王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