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章 這一局,是王建贏了。

第158章 這一局,是王建贏了。

話是這麼說, 但以上這些流傳甚廣的絕句,其實都算不上是王建的代表作。

他在文學上真正受人關注的成就有兩項。

第一是《宮詞一百首》,據說王建是宦官王守澄的同宗, 往來之際從對方口中聽說了很多皇宮秘聞,因此創作的《宮詞》內容詳實、刻畫生動,不僅為研究唐代宮廷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還為後世宮詞寫作提供了範例, 有“宮詞之祖”的美譽。

據說王建寫出《宮詞》之後,王守澄十分不滿,有一天忽然對他說, “內庭的事老弟你是怎麼知道的?我明天就上奏皇帝。”王建寫了一首詩回他:“不是姓同親說向, 九重爭得外人知?”王守澄這才老實閉嘴。

第二個便是與張籍齊名的樂府詩創作,世稱“張王樂府”。

大概是因為出身寒門,早年又遊歷頗多, 後來入仕也是底層官員, 所以張籍和王建的作品不像元白樂府那樣有著強烈的“裨補時政”的政治色彩,更多地聚焦風土人情和詠史懷古等題材。雖然有時被人譏為“俚淺”, 但那種借鑒民諺歌謠而形成的獨特風情, 卻是士大夫作品之中極為罕見的。

考慮到他們再怎麼寒門其實也是士族出身, 這種刻意的“以俗語入詩”的寫法就更加難得了。王安石評價張籍的詩作“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 十分精當。

雁來一邊刷帖子一邊在心裡點頭。

沒用的知識增加了!

不過抽卡這種事,本來也不是為了有用。

只要夠珍稀、夠好看、夠特別。

所以雁來腦子裡已經在琢磨要怎麼把人留下來了——開玩笑, 那些不方便撈的也就算了,這主動過來的, 還能再讓他跑了?

“雁帥。”旁邊忽然傳來聲音。

雁來轉頭看去,就見李賀將烤好的肉串從火上取下, 盛在盤子裡,遞到她面前,“現烤的還需再等一陣,請先用這些吧。”

“謝謝。”雁來是真的餓,不客氣地接了過來,一邊吃一邊問他,“你們到西域也有一段時間了,感覺怎麼樣?各方面都能習慣嗎?”

李賀撥弄著串肉的竹簽,臉上露出幾分憂色,“還好,只是幾位前輩上了年紀,有些不適應此地的氣候。”

他擔憂的不止是那幾位前輩,還有仍在路上的祖母和母親。

“不用擔心,路上安排了醫生隨行,有什麼事可以隨時處理。而且龜茲城的氣候也比這邊更宜人。”雁來安慰他,“若是實在不能適應,也會先送她們回秦州那邊暫住。”

李賀點頭,面色也稍稍緩和。

王建坐在李賀另一邊,聞言不由側目。

禮賢下士他當然見過,表現得更誇張的也不是沒有,可雁來這種平易近人,實在太自然了——但凡她身邊多帶兩個人,他也不至於沒認出來,還以為對方只是個普通天兵。

好在沒人在意他這點尷尬。

正自想著,就見雁來的視線已經轉到了他身上,“不知王先生的住處可安頓好了?”

話說禮賢下士是這麼做的嗎?她業務不太熟練啊!

畢竟不是土匪拉人入夥,也不好直接問“兄弟你願不願意跟我上山坐一把交椅”,雁來只能想到從關心生活日常入手。

王建忙道,“有勞雁帥記掛,已經安頓好了。”

“那好吧。”雁來也不是很失望,想了想又說,“若有什麼不便之處,只管告訴我。若是不好意思跟我說,隨便找一個天兵也行——對了,我這些天兵素來欽慕才子,恐怕往後多有打擾之處,但他們並無惡意,還望王先生不要見怪。”

王建知道這個,他在路上的時候已經收到了張籍寄來的詩。

不過他沒當回事,隨意地應了。王建雖然是個文人,但經常在外遊歷,又有多年從軍經驗,什麼樣的場面沒見過?

李賀在一旁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後還是沒說。

總有一些東西是語言難以表述清楚的,等王先生親眼見到,就會明白了。

……

篝火晚會持續到了很晚,不過王建走得比較早,因為雁來和李賀走的時候都提醒了他,天兵肯定會鬧到淩晨,累了倦了就可以先走,不用硬陪著。

果然他入睡之後,半夢半醒之際,還隱約地聽到了好幾次喧鬧聲和歌聲。

於是在夢裡參加了一夜的賽神會。

睡得不太安穩,起來就沒什麼精神。王建神情倦怠地開啟門,就發現客棧裡多了許多人,樓上樓下都有,而且隨著他開門的動作,全都朝這邊看了過來。

“啪”的一聲,他關上房門,清醒了一下,才意識到這就是雁來所說的“打擾”。

他下意識地整了整身上的衣帽,提起精神,重新開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