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章 然後他就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

第196章 然後他就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

烏德鞬山, 漢人叫做燕然山、現實中叫做杭愛山的地方,嗢昆水從這裡發源,蜿蜒流淌, 向北注入貝加爾湖。

這裡水草豐美、鮮花盛開,是北部草原的中心,也是歷代遊牧民族的王帳所在。

回鶻牙帳同樣也坐落於此。

瓦莫斯的使者以最短的時間趕回了這裡, 將阿爾斯的書信交給了回鶻的新任可汗, 今年才十三歲的曷薩特勤。

這位回鶻的新王看起來完全不像悍勇的回鶻人,他身材本來就有些單薄,再被身上繁複沉重的禮服和珠玉飾品, 以及身下那張十分巨大的黃金王座一襯託, 就顯得更加瘦弱。

橫看豎看,都沒有任何王者威嚴。

不過,或許這才是他能夠被各方所接受, 共同擁戴成為可汗的原因。

很難說曷薩特勤本人是否知道這一點, 總之,目前國中事務是由各方推舉的幾位大相共同管理, 不需要他操心, 但所有的事, 他們都會詢問過他的意見、徵得他的同意, 才會施行。

年輕的可汗, 更多的時間要花在學習上,學習文字和禮儀, 也學習騎射和狩獵。

只有很少的時間屬於他自己,能夠完全放鬆地跟自己的玩伴呆在一起。

所以阿爾斯這個一直有新想法、一直能吸引他的的玩伴, 在曷薩特勤心裡還是有幾分地位的,當然也不吝於實現他這個小小的心願。

看完書信, 曷薩特勤就將它交給了身邊的武士,讓他們送去給幾位大相。

自從成為可汗之後,曷薩特勤所有的要求都會被滿足,不管是想要新的玩具、馬匹,想給玩伴、近侍封官,還是想賜予舅舅更多的牛羊、更大的草場。

但這一次沒有。

武士很快帶回了大相們的答複,說是國中實在拿不出更多的糧食和草料,去支援遠在邊境的瓦莫斯。

年輕的可汗無法理解,強大的回鶻王國,怎麼會連一點糧草都拿不出來?

於是他決定親自走一趟。

幾位大相這會兒也正在發愁,當然不是為了瓦莫斯要糧草的事,而是大唐要求重談交易的事。

使者的書信跟瓦莫斯的信是前後腳到的,但說得卻比瓦莫斯這邊清楚很多。天兵的存在,大唐突然反悔的原因,乃至他在長安受到的冷待都寫到了。

看完信,幾位大相的想法跟瓦莫斯差不多,“這會不會是大唐對我們的試探?”

有天兵在,大唐有了一戰之力,所以在試探回鶻的虛實,試探他們敢不敢掀起一場國戰。

所謂的重新商談條款,只不過是一個藉口。

問題是,現在的回鶻還真打不起了。

該說不說,《地球onine》的匹配機制確實很優秀,在大唐陷入藩鎮割據的局面時,周邊兩個強大的國家,回鶻和吐蕃,也同樣面臨著差不多的問題。

吐蕃是摻雜宗教爭鬥的論尚之爭,回鶻同樣是摻雜了宗教爭鬥的則是新舊貴族之爭。

這才是和平能夠維系的根本原因——大家都需要騰出手來處理國內的矛盾。

至於能不能解決,又是另一回事了。

回鶻的情況應該是三國之中最複雜、最麻煩的。

畢竟他們本來就是一個部落聯盟國家,雖然共尊可汗為主,但是各部落的首領擁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草場、自己的人口,獨立性會更高。這種鬆散的結構,註定難以集中所有的力量來處理矛盾。

如果有一個強勢的君主,當然能以絕對的勢力鎮壓所有反對,讓國內只有一個聲音,但是現在的回鶻可汗顯然沒有這樣的號召力,那下面的人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別說是像那特勤那種遠在邊境的大將,就連坐在這裡的幾位大相,代表的也只是各自派系的利益。

要他們為回鶻王國出錢出力、犧牲奉獻,那是不可能的,能夠不伸手往自家扒拉好處,努力維持住表面的平衡,不讓回鶻王國分崩離析,就算是他們有良心了。

所以現在的回鶻,其實連葛邏祿都打不過。

在這種情況下跟大唐開戰——

其實也不是不能打。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在難以為繼的時候對外發動戰爭,既是一種轉移國內矛盾、攫取新利益的方式,同樣也是一種消耗政敵、消耗人口的方式。

人死了,問題自然就沒了,事情就會重新變得簡單。

反正就算打輸了,只要他們撤退到草原深處,中原人的大軍也不會窮追猛打。休養生息個幾十年,他們又能繁衍出新的部落。

但那意味著要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所以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實在要打,那也要考慮好怎麼打,如何在儲存己方力量的同時消滅政敵,成為那個最終活下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