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我等未忍忘大唐,大唐猶念我等乎?”
如果被問到“你對蘭州的印象是什麼”, 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或許都是一片空白。
能說出“甘肅省省會”這個答案,就已經了不起了。
更多的人或許只能說出錯誤答案:蘭州牛肉拉麵。
無論蘭州的朋友再怎麼解釋“我們這裡不叫拉麵,只有蘭州牛肉麵”, 下一次還是會脫口而出:蘭州牛肉拉麵!
除此之外,蘭州還有什麼?
想不出來。
在現代,這座城市似乎沒有任何存在感。
他是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是從關中進入西北的必經之地, 是全國性的綜合交通樞紐,是中國陸地版圖的幾何中心,境內生活著全部的56個民族, 常住人口四百多萬, 每年有上千萬遊客在此中轉,但……人們對它的印象依舊是淺淺的、單薄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情況其實也差不多。
這座從始皇三十三年設榆中縣、西漢始元六年置金城郡、隋開皇三年改為蘭州, 已經存在了上千年的城市, 似乎仍舊只是作為河西走廊的入口,充當著“中轉站”的職能。
就連不止一次從這裡經過的玩家, 也下意識地忽略了它。
直到現在打算進城了, 他們似乎才突然發現, 原來這裡還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城市。
但是對於城裡生活的人來說, 經常看到天兵和商隊從附近來來去去, 卻始終過門而不入,感受卻是太深刻了——這兩年的日子, 似乎比從前的幾十年都更難捱。
要說玩家的存在,完全沒有對這些敵佔區的城市産生任何影響, 那也不至於。
不管怎麼說,天天看著天兵在外面走動, 城裡的吐蕃軍心理上多少是會感受到一些壓力的——普通人訊息閉塞,就算知道了天兵的存在,也是一知半解,他們卻是一路聽著天兵的傳聞,親眼見證這個勢力在短短時間內就膨脹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西域被收複了,于闐被收複了,誰知道什麼時候這些天兵就會打到這裡來?
畢竟這就是順路的事。
所以哪怕論芒傑不開口,各地的吐蕃駐軍對於當地漢民的壓榨和逼迫,也都放鬆了一些。
這樣的變化,高壓統治之下的漢民們幾乎是立刻就感受到了。
這無望的生活,他們原本都已經麻木了,似乎可以一直這樣長久地忍耐下去。可是一旦希望的火光在心底燃起,麻木的心髒又重新活了過來,於是那些原本已經習慣了的痛苦,竟反而變得難以忍受了。
這些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翹首以盼,期待著哪天大唐的天兵就打進城來,光複蘭州。
在這種期待的驅使下,有人在捱打的時候開始試著閃躲,有人在遭受不合理待遇時據理力爭,有人悄悄聯合起來拖延工期,甚至有人在商隊經過時爬上城頭,遙望車隊最前方飄揚的紅底唐字旗——
這樣的騷動越來越多,並且在吐蕃守軍的容忍下,次數越來越頻繁、動作越來越大。
如果天兵再不來,也許等到哪一天,其中一方再忍不下去,沖突就會爆發。
但是天兵畢竟是來了。
那支隊伍不再只是經過,而是直奔城門而來,並且掏出了論芒傑親自簽署的文書,宣佈從今天起,天兵和大唐的商旅可以自由進出這座城池!
城中的吐蕃守軍面如土色,但大概是早就已經有所預料,真到了這一天,反而還能保持冷靜。
在天兵隨時能從這裡經過之後,蘭州就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前線,那些有出身、有來歷的吐蕃將領,早就已經找關系離開了,被留下來的都是真正的底層。
他們願意在作戰的時候沖在第一線,博取軍功,以改換自己的出身,爭取更好的前程,但現在可不是打仗。
連上面都退讓了,他們當然沒必要繼續保持強硬。
尤其城中根本沒多少作戰部隊,更多的是負責後勤輜重屯田糧草等事務的通頰部隊,他們本來也不會打仗。
所以,短暫的僵持之後,城門被完全開啟,因為趕路過來而顯得有些灰頭土臉,但是一個個臉上都是興奮之色的天兵沖進了城裡。
很奇怪,明明是期盼已久的情形,但到了這一刻,那些藏身於這座城市各處的唐人,卻反而生出了幾分膽怯。
他們躲在門板後、角落裡,悄無聲息地用目光注視著這支進城的隊伍,卻沒有一個人主動走出來。
吐蕃人當然不會在這時候出現,同樣都躲在家裡。
於是城裡反而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寂靜,彷彿這是一座無人的空城。
興奮過頭的玩家也漸漸意識到了不對勁,他們奔跑的腳步越來越慢,直到徹底停下來,遲疑而又無措地轉頭四處打量。
良久,終於有人問,“怎麼回事,城裡沒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