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如此就有勞雁帥了,我選焉耆城。”
兩天後。
這場預期之外的戰鬥, 遠比論洛丹預想的更難打,糾纏了三天的時間,才終於有了結果。
從戰果上來看, 應該是吐蕃人佔據優勢。
但此刻,收兵回營的論洛丹,臉上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喜色。
因為說是佔據優勢, 但其實吐蕃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甚至單從戰損方面來說,吐蕃的損失比回鶻更大,差不多是己方三萬人, 換了對方兩萬人的樣子。
當然, 死傷人數沒有那麼誇張,更多的是潰兵。
但是這部分人要收攏回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尤其吐蕃如今是客場作戰, 論洛丹並不想在這裡耽擱太長時間。
而回鶻卻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從容地搜尋那些潰兵、逃兵。
從這方面來說, 吐蕃的損失又進一步擴大了。
雖然吐蕃的十萬大軍之中, 只有不到三萬人是吐蕃本部兵馬, 其他的都是各部組成的雜牌軍, 而受損的幾乎都是別部, 本部兵馬其實毫發無傷。從這個角度看,能夠建立優勢, 吐蕃還是賺了的。
但話又說回來,這一戰是十萬吐蕃聯軍打五萬回鶻軍, 所以只取得那一點點優勢,本質上其實就是失敗。
至少論洛丹認為這是一種失敗。
事已至此, 他一開始制定的計劃,可以說是全部落空了。
很顯然,回鶻軍隊根本沒有受到國內亂象的影響,更不像論洛丹想的那麼好欺負,他們的戰鬥力,遠比論洛丹所瞭解的更加強大,跟他印象裡的回鶻完全不一樣。
想到這裡,論洛丹臉上不由閃過一絲陰霾。
這種脫離掌控的感覺,讓他想到了龜茲城。明明是一座隨手可下的城池,卻突然冒出來什麼天兵,不僅遏制住了吐蕃的攻勢,甚至還趁機奪取了焉耆城,打了論洛丹一個措手不及。
而現在,回鶻又給了他當頭一棒,讓他意識到,自己做出計劃的時候,想得實在太簡單了。
敵人不會按照他的劇本來走。
但現在,論洛丹其實也暫時顧不上什麼計劃不計劃的了。當下西域的局勢對吐蕃十分不利,他必須要盡快做出決斷。
是繼續留在這裡跟回鶻人周旋,還是退回去對付焉耆城裡的天兵?
直到這一刻,論洛丹也沒有想過直接撤退,帶著大軍回到鄯善,再從長計議。
道理也很簡單,雖然已經親手刀過一個天兵,但是論洛丹關於天兵的瞭解,其實還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並沒有親眼見到過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
而沒有見過的存在,光靠想象力,要完全理解他們的恐怖之處,是很難的。
所以盡管下屬們連連失利,但論洛丹還是覺得,要麼是因為他們輕敵了,要麼就是他們太廢物。
或許時至今日,論洛丹已經意識到,自己小覷了那些所謂的“天兵”,當時做出的應對有些失誤。
不該因為輕視,就直接一竿子把人支到邏些城去。如果當時留下那兩個天兵,借他們的手拉攏來其他人,此時便能掌握更多的主動。
但這就是論洛丹能夠給出的,最大的重視了。
至少他並不覺得,手握十萬大軍——現在是七萬了——的自己,需要畏懼天兵的存在。
最多也就是他們將焉耆城守得滴水不漏,沒法拿下來。但他們想留下他,也是不可能的。
懷著這樣的想法,盡管認為局勢不利,但論洛丹也沒有太過急切。
他還需要再想想。
……
相較於吐蕃營地,回鶻這邊的氣氛就要熱烈多了。
雖然在這一戰裡,他們看似落入了下風,但是能換掉吐蕃更多的人手,就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回鶻即便是跟唐軍結盟,也是經常被吐蕃人壓著打的。盡管那特勤來到西州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訓練士兵、升級裝備,極大地提升了回鶻軍隊的戰鬥力,但直到今天,這些成果才算是得到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