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允揮手,髮髻間的青簪,化作青枝,長長一揮,那空中漂浮的篆文,凝聚而一。
以道鑄兵!
化《列國志·楚》,為人像銅燈,漆紅之彩,其人像似火神,但觀其面目,又似羋熊,其燈上,有眾多花紋,多少楚人歷史,君與民同作,在江漢之間,開闢楚國。
不過此時,有燈而無火。
風允持銅燈,高舉。
“楚人之德,皆在楚人心中,餘觀楚史,又觀楚情,所記在《列國志·楚》中,可於楚人尋楚德也。”
天空中,羋熊彎腰以拜,以感激風允為楚所作書。
而風允也回禮,以尊敬楚之先祖,為楚人所作。
楚人,亦為人族,其羋熊,自然也是道天中的一員。
此番風允以楚國氣運召來,也是為得認可。
一縷火苗,從羋熊之像中飛出,而羋熊也隨著火焰,消失而去。
天空昏沉,也在此時,眾人才發現,已經是傍晚……
“轟!”火苗落入楚燈中,燃起灼灼薪火,照耀四方。
見此,楚君大步一施,來到風允身前,對楚燈一禮。
“餘,熊商,代楚國一禮,感先祖開闢我楚,謝風子記撰楚之德行。”
火苗飛出,墜入風允手中楚燈。
“羋月,感先祖開闢我楚,謝風子撰楚之德行!”
見此,楚人也紛紛反應。
向著那道在黑夜中的火光望去。
霎時間,荊楚之地,所有認同自己是楚人身份的人,皆感先祖,以謝風子撰寫《列國志·楚》。
楚國的權貴們,此時齊聚在三閭殿中,見此狀——
屈瑕先行此言,恭敬而無絲毫不悅。
但望向呆愣的眾人,急怒道:“欲叛國乎!”
荊楚之地,一道道火苗匯聚而來。
黑夜中,匯成萬丈光華。
風允手中以《列國志·楚》化作的楚燈,也因此成為氣運異寶。
其氣運之盛,就是楚君手中的君印也難以匹之。
楚君略微蹙眉。
風允目清明,萬丈火苗搖曳。
青枝輕敲楚燈。
就見楚燈之上,一半的氣運飛縱,沖天而去。
楚國氣運,在這一瞬間高漲。
“楚,尊祖之德,避祖之鄙,今以數萬萬之楚人心,召火神吳回!”
當初,屈瑕令屈完繪錄火神吳回賢與屈原時,也繪了一張給風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