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陽神章》,也是我當年修煉的《陰符經》剋星。或者說,兩者是互為剋制的,我的修為不如大天尊。要不是有著‘元嬰聖胎’這門搏命的秘法,恐怕今天就算是元神三分也不一定能夠從他手中活下來。”
光頭少年說著說著眼中冒出寒光,他顯然是繼承了陳踏法果斷的那一面,做事行事完全沒有道家正宗的清淨無為。
“聽名字,貌似是一部經典分拆開來,是和我華山道統的《無極圖》一樣嗎?”
姬博弈心中一動,出言問道,鯤虛界的道則雖然和華山道統所在世界略有不同,但世界的本源卻是一樣的。
都是由一而三,再生萬物。
“不錯,《陽神章》和《陰符經》合起來就是天皇玄真的《混洞開闢劫運經》。如果能夠有人修成的話,也算得上是一部神話級武學吧。”
“當年我就是由此開始追查大天尊的身份,得知他應該是玄宗的道統傳人,只是不知道是消失的四脈中哪一個道統。不過能夠擁有這部經典,應該是天皇一脈,或者玄宗主脈。”
清秀文士再次拿起茶壺,給自己和其餘四人各自斟滿茶水。與此同時,淡淡的說出了自己的見解,讓姬博弈不由得眉頭皺起。
他總感覺《混洞開闢劫運經》這個名字有點熟悉,似乎在哪裡聽到過一樣。
“不知道師叔如今的情況如何?‘元嬰聖胎’破碎之後,是否會影響你們的壽元修為?”
富態的道人聽了之後,輕輕一笑,將手中的拂塵放到了石桌之上,整個人綻放出一種無暇晶瑩的毫光,一種清澈通透的感覺,讓他好似超脫世外的高人,虛無縹緲。
同一時間,清秀文士頭頂升起黑白二色氣流,交纏化合而成一張“無極圖”,隨後不斷演化衍生,無極而生太極,上柱天,下柱地,自身好似乾坤鼎器,一剎之間,周天數足。
而最後那個光頭少年,則是雙目劍眉一揚,凌烈劍光從他雙目之中迸發而出,所過之處,虛空碎裂,天穹昏暗。但是整個人卻又透露出一種寶相莊嚴,好似智慧圓覺的高僧的清澈梵光。
“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道曰金丹,儒曰太極,釋曰玄珠,名三體一。”
“大天尊將我‘元嬰聖胎’擊碎,反倒是成全了我,徹底脫去了他的樊籠,融匯三教精髓。一旦功成,不僅僅是功體盡復,更能再上一層樓,踏入‘永珍歸一’的境界。”
三人身上三股截然不同的氣息混合唯一,化作了一道沖霄雲光,其中一張無極太極圖,一個渾圓金丹聖胎,一顆玲瓏剔透心不斷沉浮。
隱隱約約之間,周天之上,萬千氣象,日月星辰,乃至鳳麟洲之上的山河草木,萬物萬靈,都向著雲光匯聚,交織成一種歸真合道,清靜無為的圓融之境。
好半響之後,清澈透明的雲光再次化作三道氣機散去,中年道人,青年文士,光頭少年依然坐在那裡,姿勢好似從來都沒有變過一樣。
但是姬博弈卻由衷的感覺到一種敬畏,這是對於求道者的驚歎。
“敢問師叔,這種**名為何?”
“這個嗎,由於還沒有徹底功成,三位一體。因此貧道也沒有花心思取名。既然今天師侄問了,就叫做《三天易髓》吧。”
中年道人撫了撫自己圓潤的下巴,沉吟了片刻,給出了一個意蘊深遠的名字。
“不知道師叔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功成?”
“少則數十年,多則上百,你以為憑空創出一門徹底契合自己的**是那麼容易的嗎。要不是大天尊太狠,將我的一身根基破碎的乾乾淨淨,逼得我不得不元神三分,說不定我如今還墨守成規,固步自封呢!”
清秀文士搖頭之中,再次伸手一招,一本玉質銀章的書冊已經落到了石桌上,與《陽神章》並派一起,可見就是《陰符經》了。
“當年我的元嬰聖胎之術,就是以《陰符經》為根基,師侄如果想要修行,可以先將這兩部經典好好研讀一番。”
ps:說一下,給眾位讀者一個保證,這本書會寫到三百萬字開外,大概還會有大半年的時間。我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結局,近古,中古,上古乃至遠古都會一一圓滿,不會闌尾。
今後安安靜靜寫書,也請大家陪我走完最後的一截路,風雨同舟,共達彼岸。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