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純粹的熱愛 第14章 得加錢

深山老林裡沒有網路訊號。

龍小川沒法給老爹科普野蜜的真實價值,但是他知道再怎麼算,這種稀罕物也不可能每斤才賣四五十元!

潘磊點著頭:“咱這冒著生命危險採的野生蜂蜜,和那些家養的、喂糖水的蜂蜜能一樣嗎?得加錢!”

龍在田左看看、右看看,試探著問了一句:“加多少?”

孫長興一拍大腿:“至少得翻倍!我這麼跟你說吧,這玩意兒滿打滿算一年才產四五百斤吧,這麼稀缺的好東西,一百塊錢一斤都有人搶!”

大家七嘴八舌地算了筆賬,兩百斤野蜜至少能賣到2萬元,比以前多賣出五千到一萬塊錢來。

這賣蜜的收入一半歸村集體,是村裡高齡老人的生活補貼、逢年過節的慰問開支經費的重要來源,另一半則是他們此行的辛苦費。

以一百元一斤來算,每個人大約能分到接近2000塊錢,比原本計劃的增收一倍。對山裡的農民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龍在田又點上了菸袋,他習慣一邊抽旱菸一邊思考:“你們說的這些吧,我也明白,可人家收購蜂蜜的也要賺利潤的。咱們把價格喊得太高了,人家不收了怎麼辦?”

龍小川:“他不收更好,咱自己賣啊,說不定還能賣更高的價呢!”

孫勝利:“自己賣?賣給誰呢?”

孫長興:“大伯,我在城裡送快遞,最瞭解電商物流這裡面的道道。就這麼跟你說吧,咱們雷寨的野生蜂蜜只要打出名氣去,天南海北的人都會在網上搶,我們只要發快遞就行了。”

龍在田:“你也說了,前提是我們雷寨野生蜂蜜得打出名氣,再好的東西,沒人知道也白搭呀!”

龍小川:“所以我們要參加‘村BA’啊,你看去年的冠軍獎品是什麼,大鵝、臘肉、黃牛肉、醬鴨等等各村的特產,上了新聞聯播啦,這不就全國聞名了嘛。”

大家七嘴八舌地講了許多,給閉塞山溝裡的老前輩們灌輸著新時代的電商思想,也幫他們開啟了致富的大門。

夜裡大家陸續和衣而眠,龍在田默不作聲地守夜,看著滿天星斗忽然咧嘴笑了:“這小子,說不定還真能搞出點名堂來。”

沉浸在賺錢的喜悅之中,大家第二天干起活來格外帶勁。

於仗義平時腦瓜子不怎麼靈光,可今天卻給了個很好的建議:“咱們把割蜜的過程錄下來吧?說不定以後賣蜂蜜的時候用得上。”

眾人欣然同意,馬上安排各個角度全方位記錄。

雖然他們不懂運鏡,沒有無人機航拍,可單單一個綁在龍在田額頭的手機,拍出來的第一視角,沉浸式割蜜過程,就足以震撼無比。

在山裡辛苦了四天,大家揹著兩百多斤蜜和一百斤蜂蛹回了寨子。

村裡人夾道歡迎,送上酒肉水飯。

這種原始的慶祝方式有著特殊的激勵效果,許多人的村級榮譽感瞬間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