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四章 冊封大典

我等就以三倍兵力攻其東北一門,其一門之力勢不堪用,定會分他門之兵來救,其陣形便必然鬆動,露出空隙,到那時我軍就可乘虛而入,直插其中軍陣眼,一舉擒下匪首宋江。”

童貫大喜,稱此計甚妙,便當即傳令命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鄭州兵馬都監陳翥,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三人,率領本部三萬兵馬齊攻東北陣門。

段鵬舉、陳翥、吳秉彝大聲領命,當即各自催督兵馬出陣殺將過去。

宋江在冊封臺上早已看見,便向公孫勝示意,公孫勝慢步轉身走到臺前,長劍向前一指,刁斗上的令旗跟著舞動,九宮八卦大陣也隨之而動,變成防禦之勢。

鎮守大陣東北方向的正是史進率領的梁山軍團第四師,史進見官軍已以向著本陣方向殺來,便立即高呼傳令各部列陣迎敵。

史進的第四師是梁山軍團之中唯一的全員步戰師,全師一萬將士皆是重甲步兵,要論防護裝備之精良,防禦能力之強悍,實屬全軍第一。

第四師所守陣門的最外側,便是由陳達率領的盾陣團組成的第一道防線,一千面巨盾巍然聳立,將全師罩在後面,誰也不知盾陣之後隱藏著什麼。

等官軍衝得漸近,盾陣便忽地一分,露出裡面門戶,一千名弓弩手當即衝出盾陣,正是楊春率領的射手團,射手團衝出陣外,立即分列成三排,第一排伏臥在地,第二排單膝跪下,第三排則持弩而立。

三排所有射手俱持連弩,每支連弩的箭匣之中都裝十支弩箭,每個射手又配備三個箭匣,三排射手同時齊射,連射三輪,射過之後,便立即轉身回撤。

這射手團所用的連弩都是經過王倫和鄧飛精心改造過的,無論是射程、穿透力還是準確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威力已可堪比後世的自動步槍。

此時官軍衝在最前面的便是三州兵馬中的騎兵部隊,也是首當其衝,最先嚐到了這種新式連弩的透骨滋味,登時就被射得人仰馬翻,死傷慘重。

好在官軍人數眾多,梁山射手團在短時間內也只能射擊三輪,更多的官軍還是躲過箭雨,將要衝到陣前。

但梁山盾陣團與射手團卻立即同時後撤,直退了一百米後,盾陣團才又重新開始布成盾陣,而撤出的這一百米距離之內,此時卻已經遍佈鹿角、拒馬等物,擺放的密密匝匝,而且枝岔橫生,尖刺如芒。

官軍騎兵衝到近前,便多有收韁不住撞在鹿角之上,被穿刺而死的,後續官軍騎兵見狀便不得不放緩馬速,但騎兵的衝擊優勢卻也已是蕩然無存。

等官軍穿過鹿角、拒馬,便立即開始衝擊梁山盾陣,但梁山盾陣團所用的這種巨盾,是用最為堅硬的松木製成,其外又包裹鐵皮,直如堅牆厚壁,僅憑官軍手中的刀槍,在短時間內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攻破。

而且在每面巨盾之上,又都被王倫加裝了三角形支架,要知道這三角形可是最為穩固的一種力學支撐,所以要想將這巨盾推倒是絕不可能,除非由數人合力將巨盾抬起掀翻才行,而這種三角支架又能摺疊收起,搬運之時也非常方便,即可車載拉運,也可由盾陣團計程車兵揹負著行軍。

此時衝到近前的官軍對著梁山巨盾刀砍斧劈,卻忽地從盾陣的縫隙之中,伸出無數條長槍大戟,直向著官軍攢刺過來,靠前的官軍無不被刺成了穿膛葫蘆。

這使長槍大戟的便是周通率領的長兵團,這長兵團一千名戰士俱持扎刺類長兵,從兩米的長槍,到六米長的巨矛,不一而足,遠攻近防,極為犀利。

此時衝到盾陣前的官軍已經越來越多,盾陣團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正在焦灼之時,盾陣卻忽地再次出現變化,盾牌向左右分開,露出一條條一人寬的縫隙。

官軍見盾陣出現縫隙,便立即蜂擁而入,但剛衝到陣裡,卻迎面衝來一隊手持重劍的武士,正是鮑旭率領的重劍團。

鮑旭本就最為擅長使用喪門大劍,重劍團的這一千名重劍武士也都是鮑旭原來在枯樹山的老兄弟,都曾隨鮑旭學過喪門劍法。

而等到了梁山之後,王倫見鮑旭這重劍團極有特色,便又按照古代歐洲重劍騎士的訓練方法,親自指點了鮑旭的重劍團,使得重劍團最是適合在亂戰之中與敵軍短兵相接,貼身近戰。

現今這重劍團,人人皆披重甲,人手一柄喪門大劍,已成是絕對的步兵精銳,足可以一當十,此時甫一出手,便將衝進陣來的官軍殺得屍橫遍野。

一眾官軍正被重劍團殺得暈頭轉向之時,左右兩側又有更多手持大刀的重甲武士衝殺過來,卻正是史進親率的陌刀旅以及楊林率領的朴刀旅到了。

陌刀旅與朴刀旅都是旅級編制,每旅人數更是多達三千之眾,戰鬥力自然更強,結果二旅加入戰團不久,便將衝入盾陣的官軍盡數殲滅。

此時陣外的數萬官軍也已經全數壓到陣前,史進的步戰師雖然戰力強悍,但畢竟人數有限,現在已是漸漸有些支援不住,正在步步後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