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與盧俊義對視一眼,盧俊義眉頭一皺,顯然也是早有察覺,二人都想不到今日竟然會有絕頂高手來到府中,現在節度府中的眾多高手大都隨著各大兵團駐紮在外,府內能夠達到頂尖之境的沒有幾人。
而這夥遼國人到節度府的目的到底為何還不清楚,是敵是友更不明朗,但現在的形勢已然如此,在外的高手根本來不及調回,如今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靜觀其變了。
不過雖然對方有絕頂高手坐鎮,但現在畢竟是在節度府裡,在自己的地盤上,府內宿衛兵團精兵數萬,又豈懼他這區區十幾人。
王倫心中有底,當即哈哈一笑,向耶律梁材抱拳說道:“自從山西荒丘客棧一別,已是兩年有餘,不想今日竟是再次有幸得見耶律太子,只是不知太子大駕來此,可有要事?”
耶律梁材卻是不卑不亢,只是微微一笑道:“亡國之人,還說什麼太子不太子,倒是節度使大人如今不同往日,已然獨據一方,堪稱一鎮諸侯,著實另人敬佩。”
“梁材兄太過謙了,請坐下說話。”王倫回到主位就坐,又道:“與梁材兄同來的諸位皆非凡者,還煩請梁材兄引見。”
耶律梁材也不推辭,當下便為王倫一一引見,與耶律梁材同來的共有十六人,其中七人是黑龍會的長老,另外八人則是原來遼軍中的領兵大將。
黑龍會是遼國聖教,與麒麟門、逍遙派併為武林八大門派之中的上三門,實力之強僅在麒麟門之下,而其總舵主獨孤一方更是當世少數幾位絕頂高手之一。
只不過在大金滅遼之戰中,黑龍會為保大遼江山,與金國大軍交戰,黑龍會雖然高手如雲,但畢竟敵不過金軍的數十萬精兵,以至損失慘重,會中高手戰死者極多。
而在遼國都城中京府一戰中,黑龍會總舵主獨孤一方,為了保護耶律梁材能夠順利逃脫,更是親自斷後阻擋追兵,結果被金國數十位高手圍攻,獨孤一方在斬殺了十餘位金國高手之後,終是力竭而亡。
而黑龍會十二大長老之中,更是有五位死難,黑龍會經此一戰,實力已是大為損耗。
關於黑龍會的情報,影密衛早就已經打探詳實,並報知了王倫,王倫對黑龍會諸位長老的排名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比如曾經與耶律梁材一起突襲大王莊的白山勇,原來在十二大長老之中應是排名第七,不過在剛才耶律梁材介紹之時,卻是第四個說的白山勇,可見排名在白山勇之前的六大長老之中,已有三位戰死。
另外那八位遼國大將,王倫也早就知道,遼國覆滅之後,倖存下來的戰將本已不多,又有一部分跟隨耶律大石去了西域,現在耶律梁材身邊已經不剩什麼人,剛才耶律梁材的介紹,也不過是讓王倫將這些遼國將領的名字與他們本人對上號而已。
耶律梁材介紹完了十五人,便只剩下那個還在看地圖的白衣人,耶律梁材輕聲咳嗽了一下,用手向那人一指,說道:“這位是我大遼聖教黑龍會的新任總舵主,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這個名字一說出來,節度府這邊自王倫已下都是一愣,盧俊義等人是驚訝於這人真是狂得可以,竟然以求敗二字為名,眾人也都是一個想法,就是這人的名字一定不是他父母所取,天下哪有父母會給自己的孩子取這種如此遭人忌恨的名字。
而王倫的驚訝卻是想不到竟然會在這一世遇到傳說中的獨孤求敗,要知道獨孤求敗可是後世著名的文學大家金庸先生小說裡的人物。
在金庸的小說裡,獨孤求敗自號“劍魔”,武功極高,也是金庸小說中唯一被真正提及過無敵於天下的絕世高手,畢生只求一敗而不得,最終只能是埋劍於劍冢,鬱鬱而終。
小說中的獨孤求敗好武成狂,弱冠之年便持劍與天下英雄爭鋒,四處找人比武,卻從未嘗過敗績,後來更是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求敗二字。
獨孤求敗四十歲時已是橫行天下,再無敵手,其後更是悟到了無劍勝有劍的境界,但縱觀天下江湖武林,竟無一人能與之談武論道,不由得心生寂寞蕭然,看透世間凡塵,最終歸隱於深谷之中。
獨孤求敗埋劍歸隱山林之後,在劍冢留下墓碑,碑上刻有“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即是縱橫天下一生不敗的豪情,更有無處可覓知音的悲涼蕭索。
獨孤求敗的故事雖然精彩無比,但那也只是小說家之言,最多也只是屬於另外一個系統裡的人,怎麼會與水滸傳這個系統摻和到一起,而且又怎麼會出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