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的事情告一段落,劉淏在車站將同學們一個個送上了車,便搭上今年回家的最後一班車。
明天便是除夕,路上堵了些,車上的味道對於劉淏而言依舊如此的難以接受。
今年的除夕比以往年冷了些,臨近年關回的家,雖然今年開學並不算太早,但劉淏由於忙於清吧和外賣平臺的事情,只能在家小住幾天。
“到家了嗎?”林可文給劉淏發來了訊息。
“昨天就到了,塞了好長時間”
“到家也不打聲招呼”
“我昨天在群上說過啦”
“哦哦”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
“對了,新年快樂啊”
“哈哈,同樂同樂”
“潮汕那邊過年很好玩吧?我們這邊都沒什麼人”
“小時候好玩,長大了,年味顯得格外的淡薄”
“是啊,我媽都不給我紅包了”
“叫聲哥,我給你紅包”
“...”
“先不和你說了,我吃團圓飯去咯”
“去吧”林可文習慣性的感到失落。
團圓宴上,劉淏的母親準備了一桌子好菜,一大家子坐到一起,好生熱鬧,劉淏的父親和母親在團圓宴上給孩子們遞上了一封紅包。
“新的一年,學業進步,身體健康”劉淏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慈祥又有智慧,是個三觀很正的人。
“謝謝老媽,祝老媽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越來越年輕”劉淏興奮地接過了紅包。
對於劉淏而言,大年三十,酒足飯飽之後,走親訪友是必備功課。和好友們坐下來聊聊一年的瑣碎,和家裡人談談家長裡短和柴米油鹽醬醋茶。
劉淏的家族在村裡面算是有頭有臉的,鄰里鄰居關係甚好。
每次出門前,劉淏的母親總會給劉淏遞上一袋橘子,劉淏數了下和以往一樣剛好是八個。劉淏的母親笑著說道:“出門做客不好空著手去,帶上橘子是為了討個吉利,這樣主人家也開心。”
劉淏卻覺得這是多此一舉,因為每次到親戚家,親戚們都會換上四個自家的橘子,每當劉淏走完幾家親戚,準備返程的時候,橘子還是完整的八個。當然有時候也存在例外,有些主人家不知道劉淏拿來了禮品,也就沒有當面回禮,不過在事後發現後便會親自上門拜訪和回禮。
“老媽,每次我拿去都是完整的拿回來,多沒意思”
“這是禮數,不能隨便,快拿著”劉淏的母親一再堅持,劉淏伸手接過了袋子。
劉淏心想這或許也是僅存的一點年味了,如果一再減免,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就真的消失不見了。
潮汕地區的過年,無非就是祭祖和拜神,放鞭炮是成年男子的必備技能,男女分工合作,男士放鞭炮,女士祭祖和拜神。
劉淏膽子小,每次放鞭炮的時候都需要拿上一根細長的香(檀木香),才敢上前點燃火線,半蹲下來也只是為了能快速起跑,劉淏的堂哥每當這個時候都會製造些聲響來嚇唬劉淏,使得劉淏經常需要嘗試幾次才能點燃火線。
劉淏的父親一直看不慣他的膽怯,嚴厲地說道:“男子漢要大膽些,畏首畏尾地難成大事!”
走完親戚後,劉淏一個人走到村裡的“門口包”(周圍村子規劃出用來辦理紅白喜事的地稱),這是村裡麵人員最密集的地方,周圍有燒烤攤和幾個士多店,其中一個就是劉淏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