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我才不信,我們趙家會如此不堪呢!”對自己大哥的鬼話,趙世蹭顯然是不相信的,他們趙家可是一直都是香江的名門望族來的。
“哎。”這時,趙叢衍發出了一聲“無聲”的嘆息。
如果換了十年前,甚至是往前再推十年,碰到了莫軒這檔子事,哪裡還會聚在一起開什麼家庭會議啊,直接進攻,讓對方直接垮臺,這才是趙家的作風啊。
但是如此,趙家,已經不是趙家了。
六七十年代,世界船運業發達,香江也是著名的航運中心,他趙叢衍靠著這股東風,成為了香江四大船王之一,與包玉鋼並列。
但是這“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在十年前,局勢開始發生變化了。
一九七三年,世界局勢風起雲湧,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產油國對親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同時歐佩克各產油國實行價格同盟,促使油價猛漲,世界性石油危機爆發。
石油危機產生兩大直接影響航運業事件:一是西方政府和石油大亨們充分意識到,依賴中東的石油,無疑是在為自己編制絞索。
於是他們紛紛開始了“自產之路”,歐洲的北海油田、美國的德克薩斯油田、南北美洲的墨西哥灣....
這些油田的開採,讓石油產地和用地的距離大大縮短,出油的捷報,使油輪主人如坐針氈。
二是石油危機,促使石油進口國政府和石油商加大儲油量。
日本是石油消耗大國,香江四大船王的油輪大都租賃給日本的航運公司。
而日本從石油危機爆發起就加緊儲備石油,到了七十年代罐滿庫盈的日本突然削減石油進口量。
與此同時,日本、韓國這兩個新興的造船大國為了搶攬生意,不僅把造價訂得比傳統的造船大國要低得多,還提供優惠貸款資助那些有資信的訂造新船的船東。
儘管海運量減少,運價降低,這似乎足以用低價新船的優勢來彌補。
船東對新船樂此不疲,日韓造船公司的所有船塢都矗立著船殼的巨大輪廓,新船產銷進入瘋狂。
這個世界是有明白人的,比如包玉鋼已經意識到了,世界性船災即將降臨!避免船災的惟一辦法就是棄船登陸。
於是,從七十年代開始,他就開始“登陸”,將賺得的部分財產投資于越來越紅火的房地產業,兼營酒店和交通運輸,其手下的船隊不斷的出售出去。
甚至其售價之低,令那些仍然看好航運前景的船東吃驚又興奮,他們一邊嘲笑包玉鋼神經過敏是個傻瓜,一邊爽快地拿出錢來買下從天而降的便宜貨。
比如,趙叢衍就是當時看好世界船運業發展的,在他看來這危機只是暫時的,於是他學奧納西斯,投機冒險,趁船災中船價低而進行擴張。
一天天的,趙家的船隊規模越來越大.....
如今,世界船運業早已蕭條,世道不利,盈利不佳,趙家手裡的船隊慢慢的變成了燙手山芋。
每一個月沒有業務,沒有收入,停靠在碼頭,一筆筆龐大的維修費,管理費支出,銀行的貸款每天都要付出天價的利息.....
可以說,現在的趙家,已經到了“萬分緊急”的時刻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偏偏這三兒子還是個“坑爹”的貨,惹上了莫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