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0章 【香江老股民】(求訂閱)

重活一世,才懂得生命的寶貴。

那距離香江的日國,在簽訂“廣場協議”之後是怎麼樣的一番場景?說白了,它就是一場財富的掠奪與轉移。

而帶頭吃肉的,則是米國。

從1980年起,米國國內經濟便出現了兩種變化。

在雙赤字的陰影下,米國便以提高國內基本利率引進國際資本來發展經濟,外來資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斷升值,米國出口競爭力下降,於是擴大到外貿赤字的危機。

在這種經濟危機的壓力下,米國寄希望以美元貶值來加強米國產品對外競爭力,以降低貿易赤字。

而它選擇的下手物件,就是小弟日國。

誰讓如今的日國早已取代米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國製造的產品更是充斥全球,甚至日國資本瘋狂擴張的腳步,叫囂著“要買下整個米國!”呢。

那,就是莫軒的機會。

在美元貶值,日幣升值之後,世界上無數的熱錢將會如同潮水般湧入日國,日國資產將會受到國際炒家的一路追捧,導致日元還在持續升值。

一旦熱錢過多,湧入其他的領域,比如股市和樓市,那將成為必然,到時候股市,樓市,統統瘋漲!

在這場讓日國失落“十年”的大動盪中,其實莫軒想要做的,就是把握一部分優質的上市公司,以及黃金地段。

然後在恰當的時機,揮一揮衣袖,帶走一點財富。

至於其他的,莫軒還是有著自知之明的,歸根結底他只是一個人,又怎麼敢太過於冒頭呢,對面可是米國和日國,兩個頭號經濟強國。

他,可不是傻子!

“好的,老闆。”

點了點頭,袁天帆對自己老闆的吩咐,倒是顯得很高興。

身為恒大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在不久後也將是日國投資的主要執行人,袁天帆所知曉的,遠遠比其他的人要多的多。

他們這次對日國要乾的勾當,袁天帆也清楚。

原本,他的心裡面還擔心,如果真的一切如同所料想的那般,自己這位老闆,究竟能不能夠抵制的了誘惑,會不會被財富衝昏了頭腦,失去了理智呢。

如果失去了理智,就算對商業再敏感,也是長久不了的。

...

去年,一部《大時代》橫空出世,創造了超高的收視率,給莫軒與周惠敏的熒幕初演劉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而在另外一個時空,《大時代》的影響更是深遠。

當年《明報》評論:

如果沒有《大時代》,鄭邵秋永遠都是公子哥;

如果沒有《大時代》,劉青運也只會演呆傻的角色;

如果沒有《大時代》,周惠敏就是一個花瓶;

如果沒有《大時代》,郭愛明也不可能走紅。

可以說,如果不是《大時代》的收視率,影響力,成為了周惠敏演藝經歷上一道不容忽視的里程碑,莫軒也不會提前十年寫出了這個劇本。

不過《大時代》的經典固然離不開群星們閃耀的演技,但其實主要成功在真實的再現了港人與股市的休慼相關、榮辱與共。

劇中人的偏執與瘋狂,不過是香江股市爾虞我詐、野蠻生長的一頁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