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陳主編,咱們接下來。。。。。。
是不是該談一談如何更加深入的在香江電影金像獎上合作,把它更加的發揚光大呢?”
對於陳栢生的反應,莫軒的心裡面挺滿意的。
於是,思緒在腦海中飛快的一轉,然後他的臉上立馬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笑望著面前的陳栢生。
“深入合作????
我這。。。。。您的這話,咱們怎麼深入的合作啊?”
合作???
還有什麼合作???
一聽見莫軒的這話,陳栢生為之一愣,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這,難道《蘋果日報》成為了香江電影金像獎的合作方,這還不夠嗎?
他們,還能夠怎麼合作啊?
“拉贊助。”
面對著陳栢生疑問的目光,莫軒面不改色,“風輕雲淡”的吐出了三個字。
“拉贊助,莫先生,您這,您的《蘋果日報》不是,這怎麼還。。。。”
一聽見“拉贊助”三個字,陳栢生的神經線立刻“挑了挑”,如果說之前只是單純的不知道如何的深入合作的話,那麼到了現在,他可就。。。。。。
要知道的是,在早先談定的一系列合作當中,《蘋果日報》就是香江電影金像獎的贊助方的。
“哎,陳主編你可千萬不要誤會了。”
“我所說的贊助,和《蘋果日報》的贊助,那可是不一樣的。
如果把香江電影金像獎當成一個公司,前者只是簡單的經濟瓜葛,商業贊助,也就是我們的顧客,而我們《蘋果日報》是戰略合作,也就是商業社會中的戰略投資者。
這兩者,可不能夠混為一談的。”
戰略投資者,具體來講戰略投資者就是指首先,其必須具有較好的資質條件——
擁有資金、技術、管理等因素。
其次,更要能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能促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並致力於謀求長遠利益回報。
在前世,在二十一世紀,在華夏的網際網路江湖,有著這麼一句話——
不管一家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如何的發展,它最後的命運,也是努力的拼搏,然後勝出,勝出,不斷的勝出。
直到最後,被華夏網際網路的三巨頭,也是三座大山BAT其中之一給看上,這個就是他們最後,也是最好,最好的命運。
不然,等待他們的,只有毀滅。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在華夏的網際網路創始圈子,不少的人分析“賣給BAT要趁早”拎出來。
後來,B被拋開了,畢竟AT已經一騎絕塵,於是乎關於創業最終就是TO AT的聲音不絕於耳。
甚至出來段子,“我們這個專案,A輪已經找好了經緯,B輪找好了紅杉,C輪將會是AT其中的一家,而且確定會領投,都安排好了,現在就差天使輪了。”
從這個段子中,這些公司的命運可見一斑,被入股,被投資,僅此而已。
不過,在這其中,這投資,也是分等級的,而戰略投資者,則是創業者們最想要擁有的,畢竟,一旦A或者是T,成為了自家公司的戰略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