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漸行漸遠

【事實上,明初時的朱元璋顯然還處於一個皇帝的新手期。

畢竟老朱一個破碗打天下,說家學淺薄都屬於抬舉,無論是早年的遊歷還是後來投了郭子興之後的上位,老朱的蛻變過程都是相當清楚的。

而在當皇帝上也是一樣,總需要一個上手熟悉的過程,而一廂情願希望老兄弟們幫助他打造家天下,顯然就屬於交的學費之一。

事實上在洪武三年分大鍋飯之前,老朱就曾於洪武二年放話要將來遷都回老家,不僅親自跑了一趟給選址定名中都,還大動干戈的遷江南、山西遷有錢人來此填充城池帶動發展。

把京師定在老家,然後給一幫子老家的兄弟世世榮寵,再加上兒子們為藩王永鎮四方,這就是老朱最初所設想的治理天下的架構。

因此你說老朱知不知道淮西和浙東之爭?他多半是知道的。

至於在意不在意呢?who care?淮西黨那可都是我布衣兄弟啊,你浙東算哪路皮皮蝦?

但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便是當上皇帝了也一樣。

洪武八年時,朱元璋親自選定的中都基本完工,將都城從應天府遷到老家濠州這件事也可以正式提上日程。

為此老朱二月份時跑了過去視察工程進度並且還興致勃勃的寫了一篇《中都告祭天地祝文》,在其中正式定下來了將老家更名為鳳陽。

但很快,朱元璋視察完了之後四月返應天府,卻又下詔稱遷都之事勞民傷財,鳳陽作中都之事就此作罷,啪啪打了自己的臉。

實際上勞民傷財當然只是藉口,因為鳳陽新城都已經建設了五年之久,你現在說不遷就不遷了,那之前的五年勞作以及已經被畫大餅遷過來的富戶要怎麼辦?你老朱給解釋一下啥叫勞民傷財?

而且四月下詔之後不久,朱元璋在同年九月就開始在應天府大興土木建設新皇宮,顯然又忘了此前勞民傷財的說法。

關於廢遷都之事,《明史》當中的說法是老朱巡鳳陽時,李善長奏稟發現工匠用厭鎮法,朱元璋誅殺了涉事工匠之後,遷都之事便不了了之,這也即洪武八年的鎮物案。

單這個說法能站住腳嗎?或許可以,但還不夠。

畢竟朱元璋在史冊中確實表現過迷信的行為不假,但本質上也不能忽視他也是個極其務實的政治家,單單因為迷信就放棄五年的投入多少有點荒唐。

但如果將視線的從洪武八年這個時間點前後張望,倒是能梳理出來一個基本的時間軸:

二年,修鳳陽欲遷都;三年,分封布衣兄弟贈鐵券免死;

四年,勳貴之首左丞相李善長病退;五年,設鐵榜勒令勳貴不法;

從這條線是能清晰的看出來,因為勳貴們的驕橫行事,朱元璋與開國勳貴漸行漸遠。

而與此同時,有人退就有人進,另外一條線在齊頭並進,這條線的主角便是胡案的當事人——胡惟庸。】

聽到提到自己,李善長卻並沒有多少開心的感覺。

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事算是他所歷的舊事,認真算來也不過就十年時間,他記得還很清楚,並不需要一個隔了幾百年的後輩幫他回憶。

另一方面,作為洪武三年時所受封的功臣裡唯三的文臣,更是被陛下親口贊比蕭何,他李善長的腦袋自然是相當好用。

從後輩這個言語敘述的風向來看,李善長隱隱約約嗅到了一股危機的感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