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一章 河有二源

砥柱山的三門分割出了後來的三島,此三島就是砥柱山的剩餘山體,當然了,在這個時期,這三個玩意依舊是三座山的高度而並不是三個島嶼,成為島,那是歷朝歷代對砥柱山的施工,而逐漸變成的。

《陝志》中說三門,中間的是神門,南方的是鬼門,北方的是人門,在大拐彎的區域,妘載基本上也是按照這個記錄來修的,因為實地考察之後,所得出的結果大致也就是這樣了。

“內圈的水流跑得快,因為拐彎的距離短,那麼就激烈,就像是比賽跑步一樣的道理,外圈跑得慢,而且相比內圈的山體好修築開鑿,所以河道就寬闊,地勢也緩和,就跑得慢,可以行舟船。”

妘載拿著那根樹枝,指著身邊的人門施工區。

首先不要慌,拉扯一下,疾跑一開,然後一個外圈刮....

刮不到不要慌,對吧,如果你是內圈刮,那麼就沒有傷害,然後就快速回城,這麼一說是不是就理解了,所以內圈的水流,也就是鬼門的水流,迅猛無比,能把你快速送回孃胎重新設計。

所以古書籍中說“惟人門修廣,可行舟;鬼門尤險,舟筏入者鮮有得脫。”

而“三門之廣,約三十丈”。

向東邊走一百五十步,當然古人一步是現代人兩步,也就是三百步的距離,有一座大峰特立獨行,很囂張的屁股坐在原地,這就是砥柱山。

從砥柱山而下,至五戶灘,也就是妘載上次用漁網球捕捉五戶神的地方.....

麻麻載使用了漁網球,收服了五戶神!

從砥柱到五戶的灘,有一百二十里,這麼一個大拐彎有六十公里還是挺遠的,兩岸是巍峰重嶺,幹霄蔽日。

然後水流衝湍激石,又有一十九片水灘,這裡的水流非常迅急,經常破壞舟船,是自古所患之地。

也就是說,出了砥柱山和五戶神的區域,還不要太驕傲,後面還有十九片區域,水流同樣湍急,這就是漢武帝時期從黃河運糧食,那些運糧食的人天天罵的原因。

這些地方是真的不好運,但其他地方也確實是比陸運要快一丟丟。

至於神門,那是黃河自己的沖刷軌跡,是水流歷經千載萬年自己開鑿出來的。

“我們開鑿這片區域,可能有些人覺得,是違反了天地的共性,山川自有其功能,我相信當年大家都聽說過,共工要在大河附近修築一些‘磐石’,以此來試圖減緩水流的流速,其實共工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他的設計是不可行的,這也是我當初和晏龍大人、歡兜大人所說的事情。”

話出口,妘載沒有看到晏龍也沒看到歡兜,邊上伯成子高就說,歡兜據說是跟著共工跑了,但大家沒見到他到底是不是投了共工,總之他已經不算是中原的大人了。

晏龍的話,負責和東嶽放齊一起與東夷作戰,當然說是作戰,其實就是談判,東夷也不想貿然發動攻擊,只是少皞氏不斷逼迫他們,要求他們出兵,東夷九部的想法並不一致,東夷和中原是不一樣的,聯盟雖然比百越牢固,但是依舊鬆散一些,九位大首領有高度的自主表決權。

少皞氏要求東夷聯合起來出兵中原,東夷九部中,天鄙部有窮氏要求大家廢除首領各自指揮權而統一管理,如此提議,被東夷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部落給一票否決.....

據說天鄙部要求攻擊,是因為上次看到了東夷的泛圖騰,大太陽出現了,不是天上那個,而是一個紅彤彤的玩意,突然出現的第二個太陽,天鄙部以為是大吉的徵兆,連忙佔了一卦,然後決定可以出兵。

當然了,當時咕咕和焦焦坐著帝江跑到湯谷,並沒有想到會引發東夷內部的分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