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學習老前輩經驗的妘載,完全不知道現在已經跑偏的帝放勳,琢磨出了什麼危險的,以及未曾設想的道路,當然了,貌似也並不是特別的離譜,因為這個時代就是公天下的時代,那麼來一個共伯和,也並沒有什麼稀奇的.....
倒不如說是快要出現的王朝形式、奴隸制度、封建主義,都在這突如其來的奇思妙想之下,被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泥巴里。
自然了,回來的話,或許還是會回來的,歷史就是這樣奇怪的,一切的制度發展,都是順著生產力來進行的,各個朝代有自己適合的制度,而從王演變來的帝,或許有一天,也會真正的成為“皇帝”,而且世間的民眾,恐怕也不會覺得有什麼離奇.....
並非是不可能的,春秋剛烈之風,到東漢只剩下三成,隋唐廣闊之氣象,到明清已無其一。
幾百上千年的時代,實在是太過漫長了!
即使有快進x32,也不夠用!
必須要有一個拖動進度條的人站出來!
.......
不過帝的這東西也只是一個暫時的想法,他只對伯成子高說了,而後者思量再三,確認了帝放勳到底是不是認真的。
“只是一個想法而已,沒有實施過的事情,我知道一時之間聽起來很難受。”
“是很難受,二王一帝,天下亂始....”
“不,你應該這樣想.....”
帝放勳告訴伯成子高,在過去的時代,自己是天下共主,被尊稱為天帝不假,你也是我所立的諸侯,因為你有大功勳與偉大的德行,沒有大功勳和德行的人不可以登臨天帝的位置的,但是四帝的帝,他們在沒反叛之前,他們對自己的子民同樣很好。
他們也是帝,有自己的邦國,部落,民眾,子民,附屬,山野,封地。
諸帝是共存的,只是共尊奉於自己而已,是因為自己讓他們忌憚與害怕,那些老帝族中,也有稱呼為帝的人,但他們的權利大大縮水了。
伯成子高明白了,是帝放勳突然想到了這個新的方法,於是他小心詢問,是不是要決定,消滅天下所有的帝,以後,連王的稱呼,都要駁斥,只有中原的二王才能被稱呼為王,只有那至高的天帝才能為帝?
帝放勳點了點頭,伯成子高也就決定去找其他更厲害的人商討,不能與帝的臣子們商量,必須要與那些過去帝所認識的,所認可的那些偉大的人所商討。
“我想要去華地,把您之前的想法,告訴華,不知道可以嗎?”
“那再好不過了,請你一定要把我的想法傳達到。”
華是守護華地的人,華地就是西嶽管控的地方,封人在周代以前的意思就是封在某地的賢人亦或是守護封疆的人,在後來則成為地官司徒手下的一種官。
他居住在渭水的南部,就是那些水神煽動部族群眾,搞抗議遊行的地段,在關中平原的東部。
堯和華有過一段往事,就是所謂的“華封三祝”。
........
時間來到了秋收。
妘載已經和臺駘老師告別,並且告訴帝,他要回到南方去了。
砥柱山的三門河道徹底有了新的名字,就以三門峽來命名,已經改名為大禹灘的地區,村民們“熱情”的送走了這幫子陶唐來的瘟神,而至於五戶神,在村民們對他進行了毫不留情的出賣和汙點指控後......
我就是當了天神主義的走狗!
所以五戶神現在要面臨的是蹲大牢,時間對於他來說不是很長,但他絕對是第一個因為煽動群眾而鋃鐺入獄的神靈。
所以說,有神的世界,往往就會發生這麼奇妙的事情,不過即使是沒有神的世界,在過去有些王朝,也出現過“屠神”的情況,具體表現形式為把某些神像推到河裡沉掉,或者捆上枷鎖給關到牢房裡,是發生過這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