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苦難與詛咒

這句話中的資訊量太大,啟萬里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他發現了一件事,就是這位雨伯,似乎真的有問必答,而且從暗元反饋的情況來看,他根本不會說謊,每一句話,都實誠得不得了!

啟萬里乾笑了一聲,問道:“怎麼樣,肉乾好吃嗎?”

“不好吃。”

雨伯誠實地說道:“但是是熟的,比吃生魚要好。”

果然,這傢伙每一句都誠實到了極點啊?話說就算是在海里沒法架鍋,他隨手抓幾隻魚,找個海島烤一烤不好嗎?要吃生魚?

啟萬里眨了眨眼,決定多套點資訊出來。

“你可以和我說一說,這位說星者大人與她所謂預言的詳細內容嗎?”他從角落裡扒出幾塊肉脯,遞了上去。

肉脯口感味道都要好得多了,雨伯的長髮下的眼睛微微亮了亮,伸手接了過來,說道:“當然可以。說星者大人的存在,只有少數人知道。”

在啟萬里美食的攻勢下,雨伯非常誠實地將自己掌握的資訊和盤托出。

說星者的本名或許只有她的母親海怪知道,她與自己的母親一樣都是從黑暗年代活過來的人,擁有無窮的知識與智慧,但她最特殊的便是,她並不是深淵之主的信徒,而是沉默之心的信徒,修煉的,也是早已經不為世人所知的沉默之心那一修煉途徑。

啟萬里聽到“沉默之心”這四個字的時候,硬是反應了一會兒,才想起這是哪一位神。

“對了,傳說中那是真神心臟所化,是一顆寶石,祂將真神殘餘的神力散播世間,使人類可以運用神力、修煉自身,祂在世間創造了最初的一百位超凡人類,隨後自身亦化作純粹的神力浸潤天地,為人類的未來帶來了希望,祂從此消失卻又無處不在,曾自稱沉默之心,掌管神力與希望。”

“由於沉默之心消失得太早,祂沒能傳下完整的秘法,僅有最初的一百位超凡知曉大致的修煉方式,但這些超凡在神戰中幾乎全部戰死,現在世間已經沒有了他們或他們後代的訊息……”

啟萬里回想起了當初房八九給他講解的關於這個時代的神話。

所以,沉默之心應該也擁有自己的一種修煉途徑,難道說,秘咒師就是這種已經遺失的途徑?那顆曾經劃過天際、被還是人工智慧的李乘空記用攝像頭錄下來的影像,便是屬於沉默之心那一修煉途徑的玄謎神石吧?

再所以,這位說星者,難道就是最初的一百位超凡之一?那海怪也是嘍?

啟萬里的腦海瞬間產生了無數猜測,而且互相印證,漸漸開始明白了什麼。

雨伯繼續說道:“說星者大人與至尊師一樣,雖然強大無比,但也被永生的詛咒所糾纏。”

據雨伯所說,永生的詛咒,源自海怪的血脈。她在多年前的神戰中受到了外神的詛咒,將永生不死,她的後代也是一樣。永生之所以是詛咒,是因為她的靈魂日夜都要受到非人的折磨,時時刻刻都在與巨大的痛苦抗爭,連自殺解脫都做不到,而她的後代亦是如此。

“至尊師的後代,只要修煉到了五階以上,也將擁有和她一樣的痛苦與永生詛咒,這一點是血脈相連的。而且,不修煉也不行,至尊師的後代會被賦予極其強大的天賦,即使只是吃飯喝水睡覺,境界也會一路往上,直到七階才會停下。”

啟萬里聽得目瞪口呆:“還有這樣的事情?”

“是的,所以至尊師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外孫,再無後代,她不願意讓這種詛咒延續下去。”雨伯說道:“至尊師的外孫,便是說星者大人的兒子,他在十八歲那年便已經達到了七階,但從那以後,他就被無盡的痛苦折磨至瘋狂,卻又無法死去,所以已經被至尊師關了幾十年了。”

啟萬里聽得咂舌。

絕世的天賦,吃飯喝水都能夠增長境界,十八歲就達到了七階,這是何等變態的速度?要知道許閒十六歲四階,就已經被稱為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當然沒把自己算進去,他自己修煉一年有餘,便已經掌握了四個途徑的秘法,而且在出海前,天空行者、武師、生命眷者都已經突破了五階!但他心裡知道,這是得益於暗元的強大,暗元將他的修煉之路安排得妥妥當當,用最科學、效率最高的方法來輔助修煉與突破,自然一路暢通無阻。

開了掛,當然要有開了掛的樣子。

雨伯繼續說道:“至於我們深淵使者的詛咒……卻是一個傳說,直到十年前說星者大人將它寫進了預言中,才算是真正確立。”

“傳說中,我們深淵使者不能離開大海踏上大陸,只要離開大海太長時間,我們一定會以悽慘的方法死去,靈魂也無法迴歸大海。即使離開長時間、在死去前回到了大海,他也不可能安然度過餘生,一定會死於非命。”

“所以,儘管過去幾十年中我們神殿有不少優秀的人試圖前往大陸傳教、想要散播深淵之主的福音,但他們最終都沒有回來。而且,從十年前開始,再也沒有人長時間地離開海洋了。”

啟萬里聽得悚然一驚,想到了宮長風。

那位老人十幾年前去到餘海,已經算是生活在離大海極近的地方了,但是最後,還是莫名地死在了白其雨手下……

他甩了甩頭,拋去這些細碎的想法,問道:“所以,纏繞說星者和海怪的,是永生的詛咒;但糾纏你們普通深淵使者的,卻是死亡的陰影?”

“是的,這並不衝突。”

雨伯吃光了手中的食物,滿足地打了一個飽嗝,說道:“我們也想走上大陸,去看看傳說中繁華的西大陸,去幫忙南大陸的人打怪物,去東大陸的世界之樹上眺望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