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有些聲望的官員慘死在逃離燕京城的途中,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夏春秋。
萬家歡聚的佳節已經過去,夏春秋雖然動得沒有那麼誇張,但卻在一小步一下步的開始邁出自己的步伐,一點點的蠶食周圍勢力,為自己所謀之事而鋪路。
而當黃淮又一次屠殺結束,身上沾有乾涸的血跡回到住處時,一個談不上熟悉的身影的出現,卻讓其微微側目。
從太武回到東陵後,把該稟報的都如實向夏春秋稟報之後,將傷勢養得已經好了十之八九的冉凱再次從東陵離開,一路來到了燕京。
知道自己如此不避諱的濫殺無辜,即便是年後自己還想再繼續慢慢發展勢力,宋恆也一定會先對自己出手後,夏春秋也決定先行一步,先發制人,而知道燕京的重要之處,所以其讓冉凱也去到了燕京之中,與黃淮一起摁住燕京。
雖然冉凱只是獨自一人去到了燕京,但在冉凱離開之後,已經有三萬大軍在得到夏春秋的授命之後,悄悄的向著汴京城靠去。
燕京的地位太過非凡,想要將之收入囊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夏春秋決定先將主要的力量放在汴京中,然後以汴京為據點,開始一點點壓迫和蠶食燕京。
“黃大將軍,這麼一身狼藉,又是宰殺了那個虛心的官員了?”
知道黃淮到燕京中的主要任務,看到其此時身上的狼藉後,冉凱也饒有興致的說到,不過語氣之中則是帶些打趣的味道。
冉凱和黃淮認識的時間不長,雖然同為夏春秋手下的兩大利器,但二人的關係也談不上好,不過短暫的接觸下,知道彼此能力都非同小可的二人表面上不冷不熱,可心裡對彼此都存有敬重之意。
不過若是真要說的話,還是冉凱心中的敬畏之意要更加濃重一些。
而與冉凱相比較起來,黃淮心中的敬意則沒有那麼濃郁,黃淮對冉凱更多的是敵意甚至是殺心!
對冉凱出眾的軍事能力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後,知道其將會在之後的戰鬥中大放異彩,成為夏春秋手中的一大利器時,黃淮就已經對其產生了殺心!
之所以想殺掉冉凱,是因為黃淮知道,以冉凱的能力,戰鬥一旦爆發以後,其不僅僅能讓長安的大軍忌憚,也會讓西陲的王爺受到威脅,甚至是吃大敗仗!
心中本就對冉凱沒有什麼好意後,見到其一臉有趣的笑容,大概能想清楚夏春秋讓其來到這裡用意時,一臉平靜的往屋子而去。
不過看到冉鎧一隻空落落的袖子後,黃淮心中也閃過一抹驚訝。
“黃將軍,這次太武上發生的事情,你難道就沒有什麼想知道的嗎?你若是開口的話,我倒是可以勉為其難的都告訴你,畢竟我也是參與了整個戰鬥的人。”
見到對自己絲毫不感興趣,沉默不語之下就要離開的人,冉凱再次別有深意的說到。
作為夏春秋的心腹之一,冉凱同樣知道黃淮的來歷,也知道現在的黃淮頗有幾分身在夏營心在漢的意味,所以其便用陳錫康來引起黃淮的注意。
對於黃淮,雖然已經從其所完成的多次任務中看出來其擁有出眾的能力,但是冉凱對其還是抱有很大的好奇心。
冉凱心中好奇的是,黃淮到底何德何能,能夠以這樣一個身份成為夏王手中的重要之才。
正準備去清理一下身上的血汙時,聽到冉凱的話後,黃淮果然停下了前進的步伐,轉身之後,用嚴肅的眼神看著身後的冉凱。
秦武城外驚天動地的一戰結束後,王爺的蹤跡又消失得乾乾淨淨,不僅自己所擁有的情報網沒有找到王爺的下落,就是夏王的驪山衛也沒有收集到絲毫關於王爺蹤跡的訊息,冉凱作為參加戰鬥中的一員,對事發經過都十分清楚,從冉凱這裡或許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心中產生這樣的想法後,原本不打算理睬冉凱的黃淮也懶得去整理身上的衣服,而是轉身與其一起離開了。
雖然因為對太武發生事情的詳細經過而好奇之下,跟著冉凱離開了,但此時正與冉凱同坐一桌的黃淮依舊沉默不語,只是靜靜的聽著冉凱敘述。
從夏王那裡知道黃淮雖然依舊對西陲王爺忠心耿耿,但也確實在認真的為夏王做事後,冉凱也事無鉅細的將事發的經過都毫無隱藏的說了出來,包括老金的死去和陳錫康一身的重傷。
許久過去,當冉凱因為長時間的說話而口乾舌燥,停下來喝水時,一直沒有開口的黃淮終於聲音平靜的開口:“老金戰死後,太武皇子帶來的一萬大軍有沒有退走?”
心中有所推測後,黃淮問出了心中的想法,因為一萬大軍的存在對王爺的走或是留有巨大的威脅。
“你多慮了,雖然這次我們圍殺的讓人是西陲王爺,不過太武至始至終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度,並沒有打算橫插一腳,不然你以為我們這麼幾個人,就敢跑到人家的地盤上,當著淳于金戈父子與武子伯這樣的人眼下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