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漢帝宋恆習慣大大小小之事都會找到琴師韓商如嘮叨兩句一樣,每次和漢帝談完話之後,韓商如都會習慣性的去找到柴扉。
雖然知道柴扉來到大明宮中只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而來,並沒有要為漢帝展示自己才能的想法,甚至有可能在以後會選擇回到西陲,去輔佐西陲王爺陳錫康,但韓商如還是絲毫不避諱的與其交流漢帝和自己所說之事。
柴扉不擅言,可是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後,其身上所擁有的才能韓商如卻已經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韓商如想讓祡斐留下來,留在大明宮中與自己一起輔佐漢帝,那樣的話,自己的生活不會平淡,而漢帝也絕對能擁有一個可以更加值得期待的未來。
每天除了與宮中學習淵博的富有才學之人論學之外,柴扉大多時間是在自己的住所裡翻閱書籍的,而今天韓商如的再次上門,也讓其暫且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書籍。
長時間額接觸之下,韓商如越發瞭解柴扉的同時,柴扉同樣對這個有著清師之稱的人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知道這位在琴藝上尤其擅長的人腦袋裡也蘊含有大智慧,與其論學論治,自己多能有所獲之後,柴扉也很是願意與其靜坐而論。
當初在紫玉樓外等了一整夜,柴扉在將龍蟒鬥荒圖送給陳錫康後,其人就已經在心中默默做下了屬於自己的決定。
而當初陳錫康問柴扉來大明宮的原因為何時,其也明確的告訴了陳錫康是為了求學,而事實上,來到大明宮中的柴扉就只是在求學而已。
柴扉要回西陲,柴扉有才能,但是柴扉只想將自己的智慧留給西陲,留給那個將自己龍蟒鬥荒圖收下的西陲王爺。
而當柴扉與韓商如再次坐於一起,平淡交流間,所說的字句皆蘊含有深意的談論著時,帶著顧錢從東陵離開的夏春秋也終於來到了三川郡之中。
因為當初的條件沒有談攏的原因,如今的三川郡之中,已然沒有了以前那樣平和的氣息。
手中都擁有大權,可以互相牽制彼此的郡王李喚義和章臺溫走在了對立面後,城中的氣氛也明顯變得緊張了許多,尤其是現在夏春秋的悄悄到來,使得李喚義更有自信的同時,行動也更加大膽起來!
知道夏春秋會來,提前等在招待處的李喚義心中正在猜測著那位年紀輕輕,從東陵而來的王爺會對章臺溫採取什麼手段時,匆匆而來的侍衛讓沉思中的李喚義也面色一喜。
“夏王,你終於來了!這一路跋涉,身體無恙吧?”
再次見到那張年輕但卻絲毫不缺乏狠辣與果決的臉龐,李喚義先是表現出自己的激動之情,而後又用關懷的語氣開口。
此時李喚義表現出來的恭敬的樣子,儼然看不出來這是一個剛剛投靠到夏春秋陣營中的郡王,是一個郡之中的掌權之人。
在心中已經顯得很明白的人知道,要在夏春秋這樣的人手下幹事,就不能藏著掖著,是傻子也好,也天才也罷,都的白自己表現得明亮咯,這樣才不會受到懷疑,即便是得不到重用,但也不至於到橫死戰場的地步。
之所以那麼果決的投靠夏春秋,李喚義乃是在心中深思熟慮過的,也正是利弊權衡之後,知道投靠夏春秋利大於弊後,李喚義才會對毫不猶豫的放下郡王的尊嚴,成為一個後起之秀的座下之人。
而決定要討好身前心思與年齡完全不符合之人後,李喚義自然是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著夏春秋,所以知道其在年前受刺殺一事。
年關之前,關武之地中有人大搖大擺出現在夏王府上,不出一陽便明目張膽的對夏春秋下殺手的事在強漢之中並不是秘密,甚至因為事發駭人之下,隔天便四處皆有流傳。
“護安王大驚小怪了,我一個習武之人,身子骨還沒有那麼脆弱的,我們還是來談談當下的正事吧。”
“護安王詳和我說手三川郡現在的詳細局勢。”
知道身前之人的習性,夏春秋也懶得多廢話,開口便讓其仔細說明當下三川郡中的情況,只有將三川郡中所有的情報都掌握,他才能保證接下來的事情皆按照自己的意願而實現。
之所以在此刻這種緊要關頭不遠千里來到三川郡,並不是因為夏春秋有多在意三川郡或是李喚義這個人,在此時此刻來到這裡,夏春秋只是想要暫時將三川郡佔為己有,作為一個可以讓自己靈活排陣布兵的據點而已。
三川郡前面挨著燕京,背後則靠著盤龍郡,如今時刻,根本就不可能佈置重兵於此,夏春秋的主要目的始終都是汴京與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