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一出,天下經意一統,乃儒林盛事……”
“乃儒生之幸,乃儒林之幸,乃我輩之幸……”
“我等儒生,自當好好研讀,將其發揚光大,更有能者,亦可在其之上再做新解。”
“陛下所說君子儒及小人儒的論斷,振聾發聵。”
“老朽老了,只能當這小人儒了,若是年輕,也願意再當那君子儒。”
此時,孔安國已經完全卸下了心中的重擔,他向四周沉默安靜的人群隨和地行了一個禮,還有話說。
“諸公還有大好青春,切莫只做小人儒,更要去當那君子儒。”
孔安國說完這句話,再也沒有多言,堂中變得異常沉默安靜。
人們知道這番話的深意:不只向天子認輸,更是支援天子的新政。
君子朋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孔安國不僅在天子面前低了頭,而且還扶了一把天子,堪稱君子。
劉賀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點呢,他已經從榻上站了起來,十分的嚴肅之下,還有七分的敬意。
“陛下,老朽年邁,今日疲憊,不能久待,懇請陛下准許老朽告退。”
“來人,安排乘輦,送孔儒回府。”劉賀莊重地說道。
“諾!”自然有人立刻去處置此事。
孔安國再次向天子行禮,而後就在孔霸的攙扶之下,緩緩地走向門外。
在即將出門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來了腳步,轉身向劉賀說道:“陛下,老夫可否帶走一部‘十三經’?”
“朕會派人送到府上的。”
“陛下,老夫不會在長安滯留太久,還請陛下早些送來,老朽路上也得拜讀。”
“孔儒只管放心。”
“謝陛下!”
孔安國走了,石渠閣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在目送此人的背影遠去。
一個時代結束了。
或者說,儒林舊的時代結束了,儒林新的時代也拉開了。
孔安國都認輸了,石渠閣大局已定。
……
而後,各經的比試和投票都成了一個過場而已。
……
申時的鐘聲剛剛敲響,在滿堂山呼海嘯的“陛下聖明”中,“十三經”一統經意,被定為大漢通行版儒經。
七成的人心服口服,三成的人不得不服——這個結果足夠了。
又有哪一次變法能讓所有人滿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