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匈奴誕生了其最偉大的單于——上帝之鞭阿提拉。
在阿提拉的帶領之下,匈奴人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險些攻破羅馬城。
但是上帝之鞭最後卻莫名其妙地折斷了。
阿提拉娶了一名少女為妃,然而在新婚之夜,他神秘地死在了婚床上。
阿提拉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大單于之位,打起內戰,匈奴帝國在瞬間瓦解崩潰了。
如果阿提拉沒有死,那麼歐羅巴的歷史說不定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
如果劉賀沒有來到大漢,那麼匈奴人一百五十年之後才會西遷,西羅帝國四五百年後才能感受匈奴人的恐懼。
但是現在,劉賀來了,他要讓匈奴人更早地西遷,更早地引發蠻族的西進,更早地威脅西羅馬帝國。
此刻,羅馬還沒有到強弩之末,有絕對的力量抵抗蠻族和匈奴的入侵。
那麼,局面比原來的歷史更要更加精彩、激烈和血腥。
匈奴人、蠻族人和羅馬人針鋒相對地廝殺,整個歐羅巴會陷入一片混亂。
混亂是階梯。
是大漢往上走的階梯。
大漢境內,可以分割的利益很少了,那就要向外擴張,才能跳出“馬爾薩斯人口陷阱”。
大漢可以驅狼吞虎,說不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後面的事情離現在還很遠,劉賀不知道能做多少,但是眼前,至少要讓匈奴人更早地開始西遷。
那麼,只有一個方法,窮追敗寇!
……
想到此處,劉賀猛地將捷報拍在了案上,連說了幾個“好”字。
“張卿,都尉常惠立下大功,能否封侯?”
“此乃不世之功,可以封侯。”張安世答道。
“好,立刻擬定詔書,將此捷報通傳天下……”
“另外,朕要給常惠封侯,就封他為長羅侯,食邑八百戶,另外前將軍一職空缺,常惠任前將軍!”
如此一來,常惠就算朝堂上登堂入室了,比原來要早許多:這意味著他日後能夠建立更高的功勳。
除了常惠之外,劉賀還關心自己派出去的那二十個昌邑郎。
“跟隨常惠出征的昌邑郎,可立下戰功?”劉賀單獨問道。
“長羅侯單獨寫了奏書,對昌邑郎們大加讚賞。”張安世說完,立刻又將一封奏書呈送了上來。
劉賀接過來之後,繼續迫不及待地往下讀,臉上的表情卻飛快地變化著。
在奏書中,常惠對這二十個昌邑郎是大加讚賞,稱他們“身先士卒,勇冠三軍”。
但是,出塞二十少年郎,歸漢半數馬裹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