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情形,就如同兩軍交戰對壘,陣前一旦有人倒戈,那麼很快就會形成洶洶之勢,陣後那些稀裡糊塗的人則會被全部裹挾進去。
坐在榻上的劉賀看著整整齊齊跪了一地的儒生和朝臣,終於完完全全地想明白王式為什麼要這樣做了。
王傅今日是要逼宮了!
這逼宮自然不是為了害劉賀,而是“愛之則為計深遠”。
這個“恩師”肯定早已想好了今日的計劃:挾辯經取勝之勢,送劉賀入聖賢祠,接受天下臣民的祭拜。
劉賀這個學生只不過想統一儒學經意,有限地控制解經權,為科舉制和庠學制保駕護航,選拔出一些實幹的人才,為大漢天下做一些實事。
這是在為今後十年考慮。
但是,王式這個老師的想法則更加“癲悖”,他要劉賀成為與歷代先賢並肩而立的聖人。
這樣一來,劉賀可就不是獲得部分解經權了,他所說的所有話都會變成聖人之言。
這不是要把劉賀塑造成明君和聖君,簡直就是要將他塑造成一個神!
在原來的歷史中,有文名的皇帝不在少數。
詩人、作家、畫家……不在少數。
韃清的乾隆一生作詩十萬首,也沒有顯得太過於特殊。
但是,能成為“聖人”的皇帝,還聞所未聞。
劉賀知道,一旦自己點頭,那麼封建帝制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華夏很有可能形成萬世一系的局面。
萬事一系是好是壞尚沒有定論,但是若能成聖,將來再推其他更加暴烈的新政時,應該會少一些阻力。
至少,那些學“新儒術”的儒生,會圍繞在他的身邊,成為忠實的擁躉,成為真正的帝黨。
這種忠誠會超越忠誠,進而變成信仰。
劉賀不禁感嘆,薑還是老的辣。
這王式做事情比自己老辣多了。
這時候,他在心中早已經認可王式的做法,但是他不能自己將話直接應承下來,會有礙觀瞻。
那就要看看王式這老傢伙的表演了。
“王傅,聖賢祠中祭祀的都是歷代的先賢聖人,朕雖是天子,位列其中恐怕仍然不夠資格。”劉賀講話題遞了過去。
王式自然聽出了天子的言外之意:已經不在是強硬的拒絕了,而是在詳談“入聖賢祠”的條件和流程了。
俗稱“劃道”。
王式有些激動地抬起了頭,立刻就與天子送過來的目光接觸在了一起。
此時,所有的人都齊齊整整地跪倒在地上,所以自然無人看見師生二人臉上那一抹心領神會的笑容。
“陛下,《禮記》有言,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可見,自古以來,天子本就有聖人之名。”
“如今陛下注疏‘十三經’,提出‘百家合流,獨宗儒術’的要旨,更有了聖人之實。”
“因此,陛下入聖賢祠接受天下臣民儒生的祭拜,實在是一件名正言順的事情,符合禮制。”
“故老臣以為,當尊陛下為宗聖,以彰陛下之功德。”
王式一氣呵成地將心中所想全部說了出來,果然是早已經有了預謀。
有聖人之名實,又獲得聖人封號,入聖賢祠豈不是一件順水推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