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境界便是合理的將此前所獲得的法意進一步掌握,象生於意,凝練出法象加持自身,已達到種種玄妙的手段。世間萬物皆可為‘象’,全看個人選擇。此境界最是磨人心性,絕大多數修士終生困於此境界。”
“若是說那前三個境界是在摸索,那這第四個境界便是撥開迷霧的契機,心中出現了一條路,明白了修行的根本,對天地有了朦朧的理解。”
說到這金角大王有些口乾舌燥,招呼著一旁聽著快要睡著的二瘦取水來潤了潤嗓子。
寧舒也不心急,安靜的聽著,心中構建著一方修士的天地。
“當踏入第五境後,就可以稱之為大神通者了,這個境界的修士,對這片天地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可以達到念由心生,言出法隨,法隨意起的程度。”
“可得長生否?”
寧舒問了一個大概是天下修行者最想問的一個問題。
“一看你就是個瓜娃子,長生這種唬人的話也能信?”金角大王毫不遲疑地否定了,並再一次投以鄙視的目光。
“只有修到五境巔峰的大神通者才有問道長生的資格。”
.......
.......
“這就沒了?”過了許久寧舒也沒見面前小屁孩再出聲。
“當然還有,五境之上的諸般玄妙你現在知道了也沒用。”金角大王沒好氣的說道。
“那這些妙境總有名字吧,我先前聽聞的望生境,知夢境又作何解?”
“既然你如此好學,本王今日就大發慈悲的為你好好上一課。”
山中清風拂過,寧舒便在兜率宮前開展了自己生平來第一次的修道課程。
授課的是一個穿肚兜的小屁孩。
寧舒相處了兩日後發現金角大王好像很喜歡這種好為人師的感覺,不論他問什麼,金角大王都能滔滔不絕的講上一大堆。
他從金角大王那裡瞭解到了妖族的十萬大山與無量宮,又更是接觸到了修行的境界劃分,寧舒漸漸的覺得自己已經距離俗世凡人的生活越來越遠了,好像有一層枷鎖在慢慢的掙斷。
“傳說在混亂時期的時候......”
金角大王居然開始講起了故事。
“那時候有一個名叫......算了叫什麼本大王也忘了,你就記得他是一個普通人族。有一次他上山打柴,路上遇到了一個山洞。平日裡常從這經過,未見有過山洞。今日所見,莫不是遇著了仙家洞府,常聞洞裡有仙人,那凡人膽大好奇,竟一彎腰便鑽了進去。”
“洞口很小,深三尺有餘,寬餘高各丈許,凡人眼前一片黑暗,什麼也看不見。突然自洞頂傳來一片光芒,只見兩個老頭在下圍棋,那砍柴的在家中就喜歡下棋,然後他就被兩老頭的精湛的棋藝吸引了,不禁發出嘖嘖嘖的讚歎。兩老頭聽聞後抬頭一望,笑道:想不到居然有凡人能進得此地,便是有緣之人,且看我二人給他演便一套長生之法。”
“接著便繼續開始下棋,棋路與先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每落一子,砍柴人眼中便閃過一道畫面,有山崩海嘯的場景,有漫天火雨的災變,有萬獸奔襲的壯闊,也有仙樂動人的夜宴,種種場景讓那個砍柴的凡人眼花繚亂,直覺震撼無比,比之往日砍柴澆水不知高明多少,一時間竟看的有些痴了。”
“等到回過神時,天色已黑。揉揉眼細看,哪裡有什麼洞府與下棋人,自己卻是在山崖上睡了一覺,他起身去撿那砍柴的斧子,斧柯竟是化成了灰塵。下山去才發現已經過去了五百年,父母親人鄰里都已化為塵土。這才知道自己原來一夢五百年,恍然若失。”
“此後大徹大悟,心境通透,看破虛實,一日之內悟道。兩日後就達到世間大神通境界。三日後超越大神通。四日後敗盡前來挑戰的眾多仙神。五日後於崑崙山創立門派,號稱爛柯人,開壇講道,一時間座下聽道者無數。六日後周身霞光萬丈,七日後飛昇於天,世人皆言其得長生。”
“爛柯人講道時將天下修行分為五個境界,分別是初眠,神思,望生,知夢,歸虛。”
“他對各個境界做出相應的闡釋,稱由凡入仙如同一場夢。初踏仙路,就像是夢的開頭,越是往後修煉越沉迷夢中,所以要思考領悟,等到發現端倪的時候,也就是明白了修行的真諦。”
“初窺天地,只道刻意修行不過夢一場。隨即超脫,這才達到歸虛境。萬道皆為虛妄,唯有真身永存。”
“自此之後,五境的劃分才漸漸明朗,逐漸被天地萬靈所接受。至於五境之上的境界,等你修行到那一步,自然就知曉了。”
金角大王看著面前出神的少年,似乎對自己講的故事甚為滿意,搖著頭晃著腦,頭上小金角閃著光。
“所以我現在算是處於初眠境嗎?”寧舒疑惑道。
“哈哈哈哈。”
金角大王飄在半空中的小身軀爆發出一陣大笑。
“做你的長生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