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天底下分成諸多區域。
每個區域都有一個相應的標記。寧舒認得佔據了正中及右下角一大塊的鳳凰圖騰是神朝,神朝興於岐山,據傳當年人皇起兵統一人族時,有鳳凰棲於岐山梧桐而鳴,視為吉兆。
這左下方,浩浩蕩蕩一片山脈,各色氣息升騰,其中尤以紫氣為貴,想必正是金角提過的十萬大山,正是妖族興起的地方。
見那圖騰卻不似神朝的鳳凰。
竟是有三種不一樣的生物躍然於紙上。
居中的獸類從外形上看,集龍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
左邊的是一隻三足鳥,足下抓著一輪黑日,周圍一圈紅光,作展翅欲飛狀,帶著一股霸道至極的壓迫感。
右手邊是一條蒼龍,相貌威武,半截身軀在雲中,端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那浩大紫光便落在居中的麒麟圖騰上。
青燈在一旁幽幽嘆道:“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長,飛禽以鳳凰為尊,鱗甲以蒼龍為主,這鳳凰自混亂大劫中不知所終,飛禽中便來了這可吞龍噬鳳的金烏號稱天下。妖族這一代的妖帝出自麒麟一族,這妖族的氣運便在麒麟身上了。”
再往上看,在神朝的北方,是曾與神朝涿鹿中原的恨天氏,由北方五族構成,已經很多年沒有聽說過動靜了。
地圖的西邊,一片青雲圍繞著一片不知幾千萬裡的山脈,透著霞光萬丈,一片仙家氣象。
神山崑崙。
“崑崙山是那近仙之處,山中大小道觀不下萬數,有道是天下道門出崑崙,這麼說也是沒錯的,這天底下八成的修行門派的修行法子都出於崑崙玉虛,當年混亂時期一戰,驚天動地,太過慘烈,幾乎斷絕了天下有名的道統,留下來的傳承微乎其微。”白筆晃著筆頭解答著寧舒心中的疑惑。
“現如今,崑崙山諸道場中以崑崙仙宮為主,仙宮主人據說是當年玉虛門徒,不知真假。”
“仙宮與神朝相看兩厭,神朝勢大,對管轄下的修行宗門約束極多,可偏偏又佔著最好的修行資源,崑崙諸道場幾乎不願踏足神朝境內一步,還好那崑崙資源不比神朝差,所以近千年來雖偶有衝突,卻也無傷大雅。”
“這副《山海圖志》還是缺陷比較大的,據我所知,極北之地有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鯤鵬,陸地之外,南邊有南海諸仙島,東邊更是有主修誅仙四劍的金鰲島。”
“這片天地太過浩大,歸虛境的大神通者都不敢說將這世間全部看遍,更別說我等樓中書靈。若不是六層樓有那一面照徹天地的古鏡,我等豈會知道這些。”青燈哀嘆。
寧舒只覺得腦中千層浪翻滾,以前在那偏安一隅的平安城,以為去了洛城便是看過這世界了,未曾想過如此浩大的一片天地,想象著能否有朝一日去那崑崙山看一看,能否去那金鰲島試試誅仙劍光,不禁有些出神。
“所以啊,小子你死讀書有什們用,一般修士都無法做到周遊天地,有些修士甚至一生連神朝都沒有出去過,更別說凡人。人生一世,白骨黃土,哪能不看一看世間絕好風光喲。”
“小子,可不要浪費你這一身生生造化啊。”
兩個老妖怪一唱一和,循循善誘。
“我要學劍。”
寧舒低頭思考了一會開口道。
青燈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毫不掩飾臉上猖狂的笑容,反正自己是個燈,怎麼笑這小子也看不見。嘴上卻還是嚴肅的說道:“修劍是最耗精力的,天底下那麼多天資卓越的人偏愛劍術,到頭來終是白費歲月,耗盡心力,最終化為一抔黃土......”
“我有中天紫微一劍,可破諸天星辰,你可願學之?”白筆沉聲道。
“我學!”
寧舒再一次確定。
其實寧舒心中早就做好了打算,自從當日看到宋秋雨身邊的兩把劍時,便在心中埋下了長久的種子,直至今日,這顆劍種終究是發芽了。
文人筆墨,三尺青鋒,自古君子長佩劍。
不論是殺人劍,自衛劍,威懾劍,皆為雙刃代表著世間的公平,那股鋒利與自由正是寧舒所追求的。
這片浩大天地,何不御劍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