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幅幅畫中,不但包括了破解恆山劍法的招式,更是包含了恆山派種種精妙的劍法。
並不是說恆山劍法被破解了之後,便是無用的劍法了,它仍然是江湖中頂尖的劍法之一,蘊含著劍道至理。
林舒仔細觀摩著石壁上的小人圖畫,時不時抽出長劍,演練著劍招。
擁有華山劍法的的修煉心得,林舒很容易便觸類旁通,學會了石壁上的恆山劍法,但是這次,他並不準備直接加源力點。
理解、頑固一個知識點最好的辦法便是去解題,而學習劍法、招式也是這個道理。
範松趙鶴的破解方法便像是一個老師,一斧一式指明瞭恆山劍法的薄弱之處,林舒不斷琢磨之間,漸漸理解了創出這門劍法的人的機巧。
不知過了多久,林舒的眼睛終於離開了石壁,閉上眼,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渾身自有一股氣勁波動。
只見他輕輕將長劍一彈,以身為軸,便劃了一個劍弧,又是微微一轉,與劍弧連成一片,身形越來越快,在周身形成了一個劍罩,護住了全身。
恆山劍法與其他四派不同,須知恆山歷代高手都是女流,門下均以女尼為主,出家人都是以慈悲為本,女流之輩更是不宜妄動刀劍,自然不及男子所練的武功那樣威猛兇悍,每一招劍法中都隱含著陰柔之力。
所以這恆山劍法往往十招中九招都是守勢,論防禦之嚴,僅次於武當派的“太極劍法”,但又偶爾出現攻招,乘虛突襲,這又在“太極劍法”之上。
林舒手中長劍飛舞,一套劍法使得使得綿密不絕,便如同浪潮一般,一波波湧來,又無處反擊,變招之精奇,當真出其不意。
突然,只見劍芒之間,有一道劍光刺出,正是恆山劍法當中的殺招,“綿裡藏針”訣,使得這劍法便像是暗藏鋼針的棉絮,暗蓄鋒芒。
林舒刺出一劍之後,便緩緩收劍歸鞘。
這門劍法,在林舒與石壁上的小人畫對照之後,論防禦守勢,已經無懈可擊了。
但是,要真的說,還是顯得太過陰柔,便是那突刺一劍,也還是不夠。
林舒搖搖頭,並不滿意,接著往下看去,又是一行小字。
“張乘雲張乘風盡破華山劍法。”
這下林舒來了興致,這華山劍法正是他學過的,他倒是要看看,這兩人如何破解這華山劍法。
......
華山,思過崖。
一個白鬚青袍的老者站在洞外,臉如金紙,神色憔悴,滿臉病容。
此時,他正一臉肅穆的看向洞口。
適才他在後山聽見了一陣轟隆隆的巨響,便趕了過來,才發現這個山洞已經被人劈開了。
白鬚老者眯眼向著太陽望了望,輕聲說道:“日頭好暖和啊,可有好久沒曬太陽了。”
一閃身,這老者便進了山洞,走到了林舒身後,看著眼前一幕幕壁畫,輕輕嘆了一口氣。
.......
“是誰!”
林舒正在聚精會神的揣摩著石壁上的劍式,忽然聽見身後一聲嘆息,猛然驚醒,提著火把,腳步一踩,驚得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