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越南烽火燃邊關

越南、高平。

一六四八年,大明二八零年元月。

元月的春風吹拂進高平,莫氏控制的這片最後的核心領土裡,卻是一片風聲鶴唳的景象。

莫敬宇站在莫朝的宮殿裡,左右踱著步子,回想著現在的處境。莫朝的處境很不好,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事實上,就是現在所在的高平,也並非是穩固如山。

四是八年前,莫茂洽的庶母裴氏在升龍自稱國母,號召莫朝的支持者起兵,並迎接莫敬恭歸國。莫敬恭聞之大喜,率部試圖回到升龍,但被鄭松擊敗,兵敗至金城縣,最終無奈回到高平。

鄭氏見莫氏賊心不死,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三十年前,鄭松率軍北伐,攻擊太原。莫氏也不甘落後,二十五年前,莫敬寬趁機率軍南伐,並煽動各路勢力起兵叛亂。結果兵至嘉林縣被鄭梉擊敗,莫軍全軍覆沒。莫進口僅以身免,遁入山林之中,逃回高平。

這時,鄭梉派遣鄭橋率兵攻陷高平,擒殺太上皇莫代宗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押往清化斬首。

莫朝偌大勢力,僅僅只剩下莫光祖莫敬寬則與次子莫敬宇遁入明朝。

在幾乎絕境的情況之下,大明出手了。

黎朝無奈,只能封莫敬寬為為太尉、通國公,准許他回到高平。

莫朝雖然得意保全,在大明的庇護之下繼續殘存。但莫朝的軍事實力由此更加衰弱,更是每年不得不向黎朝進貢。

黎朝可不會好面子給回賜,而是藉此讓莫朝持續流血。

甚至,就在四年前,黎朝眼見大明日落西山,再不復曾經威勢,決定趁此時機,將眼中釘的莫朝攻滅,於是大舉進攻高平。

好在,莫敬宇大發神威,抵擋住了黎朝的進攻。

只是一戰興起,莫朝又是衰落一分。

比起據有升龍府等平原肥沃之地的黎朝,莫氏據有的高平顯然就貧瘠許多。長此以往,用不了多久,莫朝就會煙消雲散,泯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依靠莫朝自己的能力,莫敬宇很清楚,恐怕守成都守不住。作為小國,這是悲哀,是現實。

對此,莫敬宇將最後的全部希望落在了北面的那個大國之上。

去年參加大明慶典的弟弟莫靜喜在月前回到了高平。

莫靜喜曾個人都陷入了一副狂喜的狀態之中。

“大哥你可知曉,而今大明全然變了一副模樣。城中高樓林立,京師繁華之盛,據聞比大明盛世之事還要耀眼三分。”

“兵強馬壯,無可與之比擬之國!”

“海上戰艦如山,徐徐壓去,天下無可匹敵之輩!”

“大明已平外患,治內憂,中興盛世可期。此乃我莫朝絕世良機啊!”

……

聽聞了莫靜喜在大明國內的見聞,莫敬宇驀然地升起了無數的希望與驚喜。大靠山強大了,那黎朝顯然也不敢再欺負莫朝了。

只是,道理雖然是這樣,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卻全然超乎了莫敬宇的預料。

……

事情,要從兩個月前,鄭柞也回到升龍府以後說起。安南一地,三國都派出了人馬去了大明參加朝拜進貢。莫氏有莫靜喜去,鄭氏也同樣有鄭柞去。

兩個月前,升龍府。

鄭氏的王宮之中,一行四人正在緊鑼密鼓地討論著北方那個心腹之患的近況。

“柞兒,北國真如那莫靜喜所言一般強大?”說話的是鄭梉,而今封號清都王的鄭氏第四代領袖。被他稱呼為柞兒的就是鄭柞,按照原定歷史算下來,再過六年,他就將繼承鄭氏第五代繼承人的位置。

但按照眼下的局勢,歷史已然改變,鄭氏上下都感受到了極大的壓抑。

鄭柞去年代表鄭氏入朝大明,自然也是如莫靜喜一樣,見識了大明內外模樣。此刻見父親問起,躬身說:“父王,眼下明國的確不一樣了。那建奴被滅,流賊北平都是真的。尤其是我所到之處,都見朗朗讀書之聲。興修學校這等事,歷來都最是費錢。可明國一縣之內,就能同時開建至少三所學校教導千餘子弟。這樣的事情,真是前古未聞。而我去過的那個縣,還只不過是廣西一出貧瘠小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