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是眼紅了。
元春看向賈母:“祖母,咱家銀子可夠使?我瞧著這回省親花的可不少,那麼些絹花紗葉、玻璃花燈,過於奢靡,拋費太多。”
元春未入宮前,自幼便是賈母教養,與王夫人的感情比不上祖孫情,因此,同賈母說話,並不婉轉。
賈母拍拍孫女的手:“不怕。也就多買了些絹紗綾羅,那些玻璃燈外面賣的雖貴,卻是你珍大哥窯裡燒的,花不了多少。”
元春飛快看了惜春一眼,試圖從她臉上發現不快,卻什麼都沒看出來。
見祖母越老說話越不客氣,元春不好再提,便問:“寶玉讀書讀的可好?”
當初未入宮時,元春是長姐,與寶玉年紀差的略大,是看著寶玉長大的。
且兩人都隨著賈母長大,由賈母教養。
寶玉沒入學堂前,從三四歲起,是元春為他開蒙,教認字寫字,什麼三百千學的七七八八。
兩人雖是姐弟,情如母子。
自入宮後,元春時時帶信出來交代父母:“千萬好生扶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憂。”
對幼弟的眷念愛惜之心,真真是一刻未忘。
王夫人擺擺手,一臉不高興:“他萬萬不能和你大哥比,是個不愛讀書的。說科舉做官的都是祿蠹,你父親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一概無用。”
元春忍不住蹙眉:“怎會如此?小時候我瞧著挺聰明伶俐,且極有有靈性。可是夫子沒挑好?趕明兒,我求求陛下,給找個好的。”
賈母欲言又止,卻最終並未阻止。
王夫人則拍手笑道:“這是好事!也不指望他將來做官,能考個舉人,當個名士就行。”
惜春笑著插嘴:“寶玉最喜在內闈廝混,喜歡吃丫頭嘴上的胭脂,還會做胭脂,又是個惜香憐玉的性子,別說,名士還真挺適合他的。”
話音一落,眾人好一陣沉默。
惜春也覺得嘴快不好,搞得氣氛有些尷尬。
還是元春道:“快讓寶玉進來,我見一見。”
有小太監出去引寶玉進來,先行了國禮,元春命他上前,拉著手攬在懷裡,撫摸著頭頸笑道:“比從前竟長了好些……”
一語未終,淚如雨下。
姐弟倆好一番契闊。
之後,鳳姐過來請元春入筵,眾人用了膳。
緊接著元春又從上到下好一番打賞,從賈母到下人誰都沒少,真真是皇恩浩蕩。
當然,賞賜最厚的還是品級最高的賈母,有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貴長春”宮緞四匹,“福壽綿長”宮綢四匹,紫金“筆錠如意”錁十錠,“吉慶有魚”銀錁十錠。
惜春幾姐妹,包括沒來的寶釵黛玉,待遇與寶玉相同,每人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樣格式金銀錁二對。
尤氏、李紈、鳳姐等,皆金銀錁四錠,表禮四端。
不得不說,這讓鳳姐極是失望。
眾人謝了恩,執事太監便上前催促:“時已醜正三刻,請駕回鑾。”
元春聽了,不由的滿眼又滾下淚珠子來。
勉強堆笑,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緊緊的不忍釋放,再四叮嚀:“不須掛念,好生自養。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見面是盡有的,何必傷感!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
賈母等已哭的哽噎難言。
元春雖不忍分別,怎奈皇家規矩如此,違背不得,只得狠心上輿回宮去了。
這省親一事便徹底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