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製造一臺專屬與遊戲的裝置,無論是家用主機還是行動式掌機,都離不開晶片。
而晶片技術,通常都會被掌控在全球各個尖端科技公司的手中,有些頂尖技術甚至會被壟斷。
遊戲設計方案刻晉可以不要錢的往外掏。
至於晶片工藝麼……
頭號玩家是真做不出來。
因此,想要做掌機,必須得找一家代工廠。
前世的Switch,主要代工廠是富土康與寶積電。
晶片技術支援方面,還需要找英威達做定製版的閹割雙U,即CPU跟GPU.
但很快,新的問題就來了。
在刻晉的授權下,喬鳶試著聯絡富土康跟寶積電的專職人員,並提出想要定製掌機的時候。
對方卻並不是很感冒。
並且丟擲了一個讓刻晉有些無法接受的報價。
1500元/臺.
完事還需要刻晉自己去單方面聯絡英威達或ATI,報備好所需配置,談好價格。
晶片技術支援的價格,這兩個代工廠均不代理,所以每臺Switch的實際產出成本,可能還要再貴上一截。
更何況,這還只是第一波跟代工廠的試探性交流。
底座的直連與快充技術,跟JoyCon的遠端感應技術。
這兩個全新的概念,刻晉甚至都還沒提出來。
如果把這倆也一起算上的話。
刻晉預估製作成本就會直接飆升到3000元/臺。
要知道,這還是製作成本……
自家做掌機肯定是要有一定利潤的。
哪怕就算一臺機子只小賺個三五百塊。
整體的售價都會被抬到3500的分水嶺.
3500的價格……對於氪佬而言不算什麼事。
但對於許多平民玩家來說就要命了。
更何況,後面還有一堆遊戲卡帶等著。
到時候別說做出來爆殺SE了。
自家就會因為過於昂貴的價格嗝屁了。
“刻總,您說會不會有一種可能,SE跟兩家大型的代工廠都談好了,故意卡我們脖子?”在斷斷續續聯絡了一週代工廠,並且誠意十足的談了許多次都無果之後,喬鳶終於忍不住了。
她來公司入職也已經有半個多月,由於頭號玩家公司內部氛圍良好,讓她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
再加之自家老闆較為隨和,讓她感覺到比較輕鬆自在。
這會正氣憤的抱著胳膊,倚靠在總經辦的辦公桌上,跟刻晉一起同仇敵愾中。
“不排除這個可能性。”刻晉望著窗外思索道。
SE的掌機成名已久,在世界各地的線上線下都有專賣店,門路很廣。
而這一世又沒有任天堂跟索尼這類的攔路虎。
哪怕遠在歐美,流行的XBOX跟SE本身各自的領域不同。
XBOX主要做的是連線電視埠的大號主機,主要的遊玩方式是數字版+光碟。
SE則是專攻插卡式便攜掌機。
使用者需求不同,兩者屬於是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