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李建華神情憂慮的長長嘆息的一聲。
他的這副愁容滿面的模樣,若是讓方才的李家茂導演見到,保準兒會大吃一驚。
身家鉅富的李三老闆還能有什麼煩心事兒?
人站的層次不同,看到的風景也就不同。
李建華知道前幾天布里斯班港來了一條法國軍艦,此行運送122噸黃金至澳洲本土,最終目的地是皇家昆士蘭銀行的金庫,這是法國人支付的鉅額款項中的一筆。
自從歐洲戰爭爆發後,嗯,現在報紙上都稱之為“世界大戰”,來自俄國,扶桑,米國,法國和英國運輸黃金旳軍艦就絡繹不絕,這讓皇家基金控股銀行以及其他的大銀行黃金儲備量暴增。
而這也是大洋帝國進一步增發貨幣的底氣,李建華甚至猜測;帝國七大發鈔行都有一定程度的超發嫌疑。
紅河谷已經成為泛太平洋地區金融中心,金洋在國際貿易匯兌中的比例從兩年前的2.3%~2.5%的樣子,一路迅猛增長到如今的12%~12.5%區間,而且繼續增長的勢頭不減,已經成為事實上世界第二大貨幣,連續超越西班牙比索,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
如今世界各國的人們,越來越願意持有幣值穩定堅挺的金洋,甚至比英鎊更受歡迎。
歐洲很多有錢人都把錢存入大洋帝國銀行的海外分支機構,將錢匯兌成金洋存款,這個各大銀行又狠撈了一筆。
由於戰爭因素
法郎出現歷史少有的大幅貶值,英鎊受其牽累,也出現程度不同的匯率下跌,至於義大利里拉,德國馬克那就跌的更兇了。
前方戰況的一點一滴勝負,都會反映在匯率上。
日元,美元同樣如此,僅以米國為例;
其總額約96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在第二次美日戰爭爆發時已經連本帶息償還了五年,總金額約二十餘億美元,還剩下約75億美元的戰爭賠償本息總金額。
如今半年的戰爭打下來
由於匯率和後續大額貸款的原因,其負債規模不降反增,總額突破了100億美元,達到103.24億美元。
這還僅僅是美國對大洋帝國一國的負債,其國際資本項負債總額已經高達177.26億美元,這一數字還在迅速增加。
起初的五年,米國戰爭賠償約是每年償還4.13億美元本息,如今隨著匯率上升,已經要每年償還4.65億美元左右(不含其他正常貸款償付本息)
因為米國人借的是金洋貸款,償還的時候要用本幣按照匯率折換等值金洋,金洋的匯率越堅挺,他們要還的錢就更多了,英法等國同樣也面臨這種難題。
金洋與黃金掛鉤,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大規模的戰爭導致黃金價格節節上漲,變相的推高了金洋匯率。
而處於戰亂中的國家由於前景堪憂,貨幣匯率不可避免的下降。雖然說英鎊,法郎和馬克都與黃金掛鉤。但這僅僅存在於理論中,戰爭期間的國家肯定要超發貨幣,再多的錢都不夠用。
仗打的時間越長,貸款總額度越高,需要償還的就更多,這是一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惡性迴圈。
現在這個時間段,就是大洋帝國的金融盛宴啊。
西雅圖
北美區總督府
“建國,我不得不拒絕你的好意,家嚴三令五申,絕不允許我李氏族人參股社會上的各種生意,謹身自好,乃是家規,我有幾個膽子敢於公然違抗?”李孝祖嘴角噙著如沐春風的笑意,斷然拒絕了李建國希望他參股索馬利亞銀行的建議。
李建國滿臉失望的意圖再勸,李孝祖擺了擺手說道;“此事不必再提,嗯,索馬利亞銀行在北美地區的擴張,只要合理合法,符合程式,若有美方的為難,總督府方面將會積極交涉,絕不會做視不管。”
這能一樣嗎?
李建國心中鬱悶的想要喊一聲,首先這個合理合法,符合程式就邁不過去,金融業的併購案充滿了刀鋒劍影,從來就沒有一團和氣之說。
人家經營好好的地區性銀行,為啥要給你併購呢?
在正常的商業銀行併購中,也都充滿了各種打壓,釜底抽薪之類的盤外招,迫使被兼購方屈服,這其中也包括政府方面的壓力,最終促成以合理甚至優惠的價格收購兼併。
退一萬步說
被兼併銀行可以選擇的並非索馬利亞銀行一家,帝國有實力的十大銀行在北美廣泛設定分支機構,在米國金融業極有影響力,抱大粗腿難道不香嗎?
這些被兼併銀行的董事和股東一般不會選擇拿現金,他們也不差錢,大多是會選擇兼併後的銀行股份,那麼帝國匯通銀行,皇家香格里拉銀行實力不是更雄厚嗎?前景更廣闊嗎?
再差也可以選擇富國銀行或者匯源銀行,實力比索馬利亞銀行強了至少兩個層級,難道不香嗎?
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選擇索馬利亞銀行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李建國要的不是國民待遇,而是超國民待遇,這是索馬利亞銀行在發展中的最大難題。
恰恰這一點,李孝祖不能給他。